楊玉燕連聲答應:‘我特別乖,放心。”
從兩側(cè)旋轉(zhuǎn)梯向上走,可以將大廳盡攬眼內(nèi)。
她發(fā)現(xiàn)雖然大廳里的侍者很多,但全都是男人。不管是黃皮膚的侍者還是印度侍者,都是男人。
因為在大廳做侍者是一個體面的工作,只有男人能擔任。
而女人能做的工作都是在暗處,她們不能光明正大的出來工作。比如和平飯店里一定也有女人做事,但她們可能就是臥室清潔工、洗衣婦等,甚至連廚房都沒有女人,洗碗洗菜的全都是男人。
楊玉燕在代教授那里做課堂討論時說這就是深入骨子里的歧視,中西方都一樣。
而代教授說他也有一個覺得很有意思的事,就是雖然中國人的英語說的很好,印度人的英語說的很糟,但假如遇上兩個侍者,外國人都更愿意接受印度侍者的服務(wù),因為他們覺得印度人比中國人的英語更好,更順從,更不會做壞事。
他說:“你看,評價一個人能不能做好一件事的標準不是他到底能不能做好,而是另一個人的偏見。”
她勾著頭看大廳里的侍者,楊玉蟬看她都快把身子探出去了,拉了她一把問她:“你在看什么?”
楊玉燕收回目光,說:“外面的店里做事的全都是男人,這里也是。”
楊玉蟬沉默了一下,說:“這就是我們要努力改變的事。我們要為女性創(chuàng)造更多的機會,更多的工作崗位?!?br>
楊玉燕搖搖頭:“這其實還是歧視的事。要說工作崗位,在我們的身邊其實有許多女性都能獲得更體面的工作,但這只屬于一部分人。大學里就有許多女同學幫家里的忙,他們也能工作。但沒有家庭幫助,其他人就很難獲得同樣的工作。”
比如家里開小店鋪的就很少會搞男女之別,很多女同學從小就在家里的店鋪里工作做事,可這樣的店鋪請小工,卻絕不會考慮女性。所以一部分人可以擁有工作機會,另一部分人卻無法得到同樣的機會。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