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媽坐在陽臺上擇菜,夕陽的余暉灑下來,一片溫暖的金黃色。
楊玉燕拿著書假裝在看,趴在陽臺欄桿上往下望,街上仍然車水馬龍,行人匆匆,自行車與黃包車交叉穿梭,要不是街角站著四五個憲兵,這條街看起來跟以前沒什么不同。
楊玉燕不由自主的抓住胸口的十字架把玩,想起大學(xué)種了櫻花,校長還要請日本人去上課,而她們家已經(jīng)打算搬去租界,還準備去信上帝。
這算不算民國亂相?
當(dāng)自己家的神明不管用時,只能去求助異教的神了。
關(guān)于新社會的思辨正在她的心中萌芽,不等長成參天大樹就有人敲門。
張媽喊她:“燕燕,去開門看看是誰?!?br>
楊玉燕答應(yīng)著走進屋,把書放在桌上去開門。楊玉蟬在餐廳說:“可能是吳小萍?!?br>
楊玉燕打開門,果然門外正是吳小萍。她跟這個年紀的女孩子一樣,瘦得有些嚇人。
吳小萍是一張方臉,頭發(fā)有些少,黃黃的,扎成兩條細細的辮子。她比起去年剛來的時候長高了不少,快跟她媽媽一樣高了,不過還是那么膽小,而且比以前更不愛說話了。
她的皮膚很白,但并不健康,像是營養(yǎng)不良,讓人一見她就會想起餓死的人。
她身穿一件舊衣服,應(yīng)該是她媽媽的舊衣改的,腳下的鞋應(yīng)該是自己家做的,黑色的布鞋。
她身上最好的東西是楊玉燕送給她的書包,被她抱在懷里。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