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準備改元為紹圣的宋哲宗趙煦,對于新科進士們并沒有太多的重視。
他的心思都放在了要如何拿舊黨出氣上面。
趙煦十歲繼位,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登基九年,可實際上前邊八年都是高太后在垂簾聽政,他就是個話都不能說的傀儡。
尤其是到了他十七歲應該親政的時候,高太后依舊是把持朝政沒有絲毫歸政的意思。他心頭的怒火與危機感毫不猶豫的爆發(fā)了。
這個時候把持朝政的舊黨等人依舊沉浸在這些年對新黨的大獲全勝的喜悅里,絲毫沒有在乎這個少年皇帝。
他們一心一意的巴結高太后,給趙煦帶去了極大的恐慌。
呂雉,武則天,韋后這些名字在他耳畔環(huán)繞,讓他非常害怕。
高太后與舊黨一心想要把趙煦培養(yǎng)成類似宋仁宗那樣遵循守舊,維護既得利益jieg的皇帝。而不是銳意進取的宋神宗。
可他們所做的事情,卻是與教育趙煦的完全不同,這就只能是激發(fā)他的叛逆之心。
最讓趙煦氣憤的,是大臣們附和高太后,刻意貶低壓制趙煦的生母德妃。
對于少年皇帝來說,這種事情就是在啪啪打臉。
高太后和元祐大臣所做的一切,對于趙煦來說,負面影響非常大。
等到高太后病逝,趙煦親政,就該是他報仇雪恨的時候了。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