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員外隨口便道:“啊,因?yàn)槎赐ゾ?!?br>
“我這幾日在鎮(zhèn)上就聽人說洞庭君,原是有如此典故?”李云心心里一跳,但仍興致勃勃地問,“孫兄知道其中故事么?”
孫員外略猶豫了一會兒,搖搖頭:“說來也不怕貴客見笑,這是一則家傳的典故,平日我是不說的。但今日和貴客投緣……”
丁掌柜和趙官人也都面露訝色,道:“老孫,平時可沒聽你說這個呀?你這里有什么典故?”
孫員外苦笑:“嗨,也不是什么奇事。只是聽說罷了——我小時候聽家里老人說,原本這渭水、洞庭,都沒有龍王的。咱們?nèi)缃袷谴髴c朝,往上推個兩千多年、三千年,是哪朝?嘿,哪朝都不是!那時候咱們這里叫做南澤百國嘛!”
“然后,這洞庭湖出了一位神人,就叫洞庭君。幫著那時候的渭國國君平定南澤,慢慢才有了如今大慶的版圖。那時候那洞庭君據(jù)說就住在君山上——這山就是因他得名的。但是如今過了這么多年,咱們渭水又有了龍王,誰還記得洞庭君嘛!你們回家問問家里老人,說不好也知道這事的?!?br>
聽他這話,丁掌柜皺眉想了想。隨后一拍手:“可不是,當(dāng)真有印象的!我就說這名字耳熟的呀!”
“那不是說前些日子龍王爺在渭城顯圣了么?”趙官人眨著眼,“莫不是龍王爺遷往別處……那洞庭君又出頭了?那姓杜的孩子說什么來著?洞庭君要報恩?”
孫員外忙道:“呸呸呸!莫要在這洞庭上說龍王爺?shù)男≡?!?br>
趙官人一拍腦袋:“是呀。哎呀,龍王莫怪莫怪,我老趙可不是有心的……”
卻不知這渭水李龍王,此時正坐在他們身邊的。
李云心聽了這些話,知道此行必然大有收獲。君山因?yàn)槎赐ゾ妹?,那李道士又在君山上建了個紫微宮,必有牽連。
但并不覺得是什么“巧合”。在他看來除了極度偶然、極個別的事件之外,一切的“巧合”和“意外”都必事出有因。譬如說“恰好這同船的孫員外知道君山的典故”——也是因?yàn)樗谶@白鷺洲盤桓了許多時日、又特意選了這最可能知道些秘密三個人。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