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送器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馮星辰見過的定點單向傳送,另外一種,正是眼前這種雙向傳送器。
這里必須解釋一下,雙向傳送器的全稱應該是“復合式定點雙向空間輸送器”。
所謂雙向輸送,顧名思義,需要兩個傳送器相互傳送和接收。
所謂的復合式,卻是能將通訊信號同步傳輸出去,實現(xiàn)無數(shù)光年內的實時通訊要求。
事實上,想要將一艘巨大的飛船送進次空間,需要的能量相當巨大,但是,僅僅是將通訊碼送進次空間,消耗的能量相當小。
是的,所有五級文明以下,包括地球聯(lián)邦在內,傳輸通訊的辦法都是架設高等級通訊增流器,隨便消耗一些能量,將信號送入次空間,讓信號分段跳躍并遞增衰竭率,幾十甚至幾千光年以上,都可以實現(xiàn)無縫連接。
這種樣子,倒是與天然蟲洞比較接近。不過,蟲洞不需要外接能量也能實現(xiàn)超遠距離跨越。
但要看到,宇宙中,天然蟲洞出現(xiàn)的幾率太低,合用的天然蟲洞更少,這就要求建立更加精確的人工傳送點,也就是俗稱的人造蟲洞。
事實上,五級文明開始,基本上是制造復合式空間傳送器,順便將通訊設備一起放在里面,差異是每次傳送的距離多遠。
請注意用詞,一個是“傳送”,一個是“跳躍”。
先說傳送。
五級文明,一般的傳送距離是百光年左右,六級文明能達到四五百光年,七級文明,傳送上千光年不是夢想。
至于八級文明,技術越加成熟,傳送兩三千光年不算什么。
到了九級文明,一次傳送,基本上達到五六千光年之巨,甚至于,制造出天鈺環(huán)的圣炎大帝國,竟然能夠將上百公里長的超級戰(zhàn)艦傳送出去七八千光年的地步。
這是什么意思?銀河系最大直徑是十五萬光年,他們只需要十幾個傳送器,便能在幾小時內從這一頭跑到那一頭,這樣的速度,足以完成很多種戰(zhàn)略手段了。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