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年之前,新干線是不通向北海道的,當時要從本州島前往北海道,只能另想方法。
不過隨著1988年開通了青函隧道之后,新干線便能夠暢通無阻的前往北海道了。
然而這一切并沒有什么卵用。
在青函隧道開工的六十年代,鐵路運輸還是很重要的,但是等到了八十年代,隨著航空業(yè)的發(fā)展,北海道新干線就處于一個尷尬的境地了。
如果不是因為雪乃和千佳的建議,森夏其實也是想要做飛機一路去北海道的。
在日本,關于新干線有一個說法,這個說法叫做“四小時壁壘”,簡單來說,在日本的人們出行時究竟是搭飛機還是坐新干線,其實是由這四小時決定的,如果新干線四個小時之內能到,人們一般都會選擇新干線,而超出這部分的話,人們大部分都會選擇坐飛機。
從羽田機場到函館機場,大概就是一個多小時的樣子,但如果是新干線的話,則要大概四個半小時的時間這還是在未來新干線北海道線通車之后,現在這就更是不用說了。
當然,坐飛機不能光看路途,還有之前等待的時間以及其他方面要注意的事情,但即便如此,這個方面機場依然有優(yōu)勢。
“明明新干線比飛機機票的價格還高,我真搞不懂我們?yōu)槭裁匆鲂赂删€?!?br>
此時,坐在飛馳的列車上,森夏就在抱怨這一點。
嗯,沒錯,新干線不僅僅時間慢,而且價格還更高。
“森夏君,這你就不懂了,坐新干線去北海道,這是一種情懷,情懷??!”
千佳此時坐在森夏的前排。在聽到了森夏的抱怨之后,千佳立刻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