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這些人顯然沒考慮清楚日本侵華戰(zhàn)爭的本質是什么?
這是一場中華民族徹底的反對殖民的戰(zhàn)爭,這是強加給中國頭上的,如果說要反思戰(zhàn)爭也應該是日本人反思,而不是中國人反思。
凡是讓中國反思抗日戰(zhàn)爭的都是漢奸!
不過有一點是不能否認的,《南京南寧》的上映至少讓一小部分國際社會知道了日本人在“南京大屠殺”中犯下的累累罪行。
其實,為什么猶大人遭遇屠殺就被全世界都熟知,就是因為猶大人拍攝了太多關于二戰(zhàn)、猶大人、納粹、集中營題材的電影了。
比如《鋼琴師》、《芬妮的旅程》、《波斯語課》、《我們的父輩》、《穿條紋睡衣的男孩》以及大名鼎鼎的《辛德勒的名單》。
而真實的歷史中,二戰(zhàn)中猶大人的死亡人數連前十都排不到,但是關于猶大人的歐洲二戰(zhàn)電影卻是最多的,占到了歐洲二戰(zhàn)電影的26%以上。
并且自2000年后的二戰(zhàn)電影,猶大人出鏡率接近80%,哪怕是菲律賓這種死的人都接近猶大人的總人數了。
這全都是因為好來塢被猶大人控制著,所以猶大人就拍更多電影,讓人直觀地認為猶大人好可憐,納粹好可怕。不過猶大人花錢買慘的效果確實很好,全世界都同情猶大人,認為他們建國是正義的!
這就是宣傳的威力。
而“南京大屠殺”卻被國際社會知之甚少,這就是這類題材的電影沒有人拍攝的原因。
如果不是后世一本關于“南京大屠殺”的相冊集的出現,讓國際社會才明白原來日軍也犯下過如此罪大惡極的罪孽!
一部《南京南京》因為本身就有問題,所以根本就不足以讓國際社會了解到這段歷史。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