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聞佳音,得喪信求月票
最后四十八小時,小九懇求月票
馬車里,劉萬山問起道癡的功課與將來的打算。
最好的出路,莫過于科舉,以道癡現(xiàn)下的年紀,就過了童子試,前途可期??墒乾F(xiàn)下道癡入了王府做了世子伴讀,要是求安逸的話,中舉后就可以在王府補屬官。
因王青洲與王家大郎之死,多少都與科舉有干系,劉萬山怕王寧氏心有余悸,攔著道癡不讓科舉。
在他看來,道癡是個讀書種子。
想著自己年將半百,不過是正六品,又是因不是正途出身,想要升遷極為不易。像在臨洮府時那樣的機遇,可遇不可求?!熬刨簝缮卑緷M,也不過是正五品。若是沒有其他成績,多半是在正五品上熬到致仕。
幾個兒子雖已經(jīng)讀書,可資質(zhì)有限,即便是長子,也要再過五、六年才能下童子試。隨后鄉(xiāng)試、會試都是不保準的。就像自己當初弱冠年紀就過了鄉(xiāng)試,可是會試四次不第。自己兒子,除了四子目前還看不出,其他三子,并無殊才。
等到兒子出仕,少說也要十五、六年,那時自己都退下來。即便現(xiàn)下上面還有舅丈人,可年紀比自己還長,再過幾年也到了致仕之時。
要是趁著自己還在官場,幫扶道癡一把,以后也算給兒子們添個助力。
道癡說了自己明年想要去國子監(jiān)求學之事,劉萬山聞言,疑惑道:“明年你才十四歲,進京求學是不是早了些?何不試了后年的鄉(xiāng)試再說?!?br>
若是鄉(xiāng)試能過,進京入監(jiān),就是舉貢,比尋常貢生要體面,同窗的水平也高些。要是鄉(xiāng)試不過,年紀不過十五歲,再謀拔貢也不遲。
道癡露出幾分靦腆道:“姐姐、姐夫在京,甥兒想要早些帶祖母進京。”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