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癡曉得王寧氏是個不容易改主意之人,雖心中對此事另有想法,可眼下也不予王寧氏爭論。
王寧氏聽說王琪不在,被殿下前幾日派進京城去,便道:“既是如此,你就去宗房去見見老太爺,省的老太爺?shù)貌坏较⒅?。?br>
昨天欽差是在安陸文武面前讀的遺詔與諭旨,王家與知州關系親近,想來早的了消息。
道癡曉得自己若是不過去,明日那邊怕是也得使人來請,還是主動走一遭的話,畢竟武昌府之事還需麻煩王珍。
家里定制的馬車還沒取回來,道癡便叫了驚蟄,主仆兩個步行去宗房大宅,走到半路,就遇到騎馬而來的王珍。
見到道癡,王珍忙勒住馬,道:“二郎,這是哪里去?”
道癡忙拱手做禮道:“正要去見伯祖父與大哥?!?br>
王珍翻身下馬,將馬韁遞給小廝,自己與道癡步行,帶了幾分雀躍道:“不是在王府么?這是放假了?”
道癡點點頭,道:“長吏司從王府點人隨殿下北上,我也在名單上,趁著還沒啟程,請了兩日假?!?br>
王珍按捺住心中酸澀,道:“恭喜二郎從龍北上,前程似錦?!?br>
若是世子在安陸,王琪這個郡主儀賓分量就比道癡這個世子伴讀要重得多,宗房娶個郡主,三代之內(nèi)都可以與王府保持親近;可是世子若繼皇位,王琪這個興王府儀賓,即便是皇親身份,可能沾多少光?反而是道癡,有天子伴讀的身份,前途不可限量。
昨晚欽差旨意的內(nèi)容傳到王家,王老太爺與王珍祖孫兩個對坐到半夜。
若是當時送進王府為伴讀不是七郎,而是六郎,那宗房將來就又多了頂梁柱。退一步來說,王琪不娶郡主,以天子潛邸身份出仕,也能得以幸進。
如今只有得了一個儀賓,王府的好處反而落到道癡頭上。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