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也先的大營也變成了一個模糊的黑點,朱鑒才下令,讓使團暫時休息片刻。
隊伍停下之后,袁彬顯得有些焦躁不安。
不錯,這一次袁彬也跟著回來了,至于明面上的理由,依舊是要他這個太上皇的近臣,來繼續(xù)做兩邊的信使。
或許是因為也先的心思都放在其他地方,所以也沒多想,就直接答應(yīng)了下來。
當(dāng)然,真正的理由是,在知曉了那天他們商議的內(nèi)容之后,袁彬就不能再離開他們的視線。
幾個人下了馬,在小墩子上歇息著,袁彬走過來,問道。
“大人,之前不是說,只是要給也先施壓,假做回京之舉,讓也先主動退讓嗎?這怎么……”
怎么真的就離了大營,開始往回走了呢?
所謂兵不厭詐,談判亦是如此,無非是不斷的試探對方的底線而已。
那天談判過后,朱鑒等人回到營中,最終商定的計劃,就是把“底線”讓也先看到。
他們心里都清楚,也先之所以暫罷和談的進程,讓他們先去見太上皇,無非就是想借太上皇急著脫離虜營的心情,給使團施壓而已。
所以,早在覲見之前,他們就已經(jīng)大致預(yù)料到會是什么場景了。
站在太上皇的角度,肯定會催促他們盡快完成和談,促成迎復(fù)之事。
但是問題就在于,他們心里都清楚,有些事情,他們是決定不了的。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