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距離燕京足有五千華里。滿清最快的信息傳遞方式是驛站里的“八百里急遞”。即便這樣,燕京若有消息傳至廣州,也至少需要六天時間。
從廣州城發(fā)布的布告來看,老皇帝死于十天前,大概是楊烜帶兵出征的日期。
這就意味著,楊烜確實在老皇帝死之前,就準(zhǔn)確地預(yù)測了道光之死、皇四子之即位。
這對殷正來說,無疑是不寒而栗的。一個膽大妄為的年輕人,既是名門之后,又能未卜先知。假以時日,他豈不要像哪吒一樣,把整個東海攪得天翻地覆?
殷正隱隱感到一絲威脅。
至臻堂的會眾們,更是驚詫萬分。
在晚清那個年代,華人不分官員、百姓,不分身份貴賤,普遍都很迷信。由此而產(chǎn)生了許多教門,譬如北方的白蓮教、彌勒教等。
近些年,北方教門與南方會黨開始合流,出現(xiàn)了類似齋教的組織。洪秀全的拜上帝會更是異軍突起,日后把整個南中國攪得天翻地覆。
卻說殷正驚聞道光帝薨,印證了楊烜的預(yù)言,一夜輾轉(zhuǎn)難眠。早上起床后,一個小廝上前服侍。
趁他穿衣洗漱,那小廝冷不防地說了一句:“堂主,老皇帝死了。堂里的兄弟都說楊白扇未卜先知。兄弟們還說,就算是哪吒三太子下凡,恐怕也比不得楊白扇。”
殷正愣了一下,正想發(fā)火??吹叫P一臉期待的模樣,他又把怒火吞了回去。這小廝一向機靈,今天怎么哪壺不開提哪壺呢?
殷正假裝毫不在意,問道:“是嗎?大家伙兒都怎么說?真把楊烜當(dāng)成哪吒了?”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