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天王名叫洪天貴福,金田起義前出生于廣東花縣。當(dāng)時,洪秀全尚在廣西傳教,族中事務(wù)都由洪仁玕打理。
洪仁玕未趕上金田起義,直至天京事變后才來到天京,是為太平天國歷史上的干王,寫下了赫赫有名的《資政新篇》。
金田起義后,幼年的洪天貴福隨太平軍4處征戰(zhàn),見證了太平軍打天下的艱難。定都天京后,洪秀全深居天王府,洪天貴福也長期深藏天王府。
去年,洪天貴福6周歲,洪秀全開始安排他讀書。老師是大他十歲的同父異母姐姐洪天嬌,教材是洪秀全親自編寫的《十全大吉詩》、《3字經(jīng)》、《幼學(xué)詩》、《千字詔》、《醒世文》、《太平救世詔》、《太平救世誥》、《頒行詔書》等愚民教材。
洪秀全見不得別的男人出入自己的后宮,天王府中多女人,只有蒙得恩等少量男性近臣,再就是親兒子洪天貴福。
洪天貴福在這種環(huán)境下長大,又沒有好的基因,發(fā)育得十分愚蠢、遲鈍。
歷史上,洪天貴福在1864年即位,不久天京城破。洪天貴福逃到江西,被左宗棠手下席寶田的湘軍活捉。
被俘后的洪天貴福,懦弱無知,卑躬屈膝,缺少基本常識,令清軍瞠目結(jié)舌。洪天貴福對清軍有問必答,甚至還寫詩贊頌清軍,表示愿意參加科舉、做清朝的官。
盡管如此,洪天貴福還是被清軍凌遲處死。幼天王1死,散布各地的太平軍沒了主心骨,抵抗逐漸減弱,太平天國運(yùn)動宣告失敗。
洪天貴福懵懂不知事理,只知事態(tài)嚴(yán)重,1臉茫然地看了下御座旁的洪仁發(fā)、洪仁達(dá)、蒙得恩。
洪仁發(fā)與洪仁達(dá),這對洪家豬狗毫無見識,怯懦不敢言語。
蒙得恩見狀,義不容辭地說道:“陛下,陳承瑢不可信。他這樣做,純粹是緩兵之計。我們應(yīng)當(dāng)趁革命軍立足未穩(wěn),大加撻伐,奪回清涼門,確保天京安全。
“至于為東王平反,這是理所當(dāng)然的?,F(xiàn)在北奸已死,東殿勤王之說不能成立。因此,愚以為,我們要立即下詔,為東王平反,安慰軍心。
“然后,請燕王向陳承瑢說明道理,要求他立即退兵,把清涼門拱手讓出。若陳承瑢不同意,立即發(fā)兵進(jìn)攻,不得耽誤。”
1旁的朝臣李春發(fā),是蒙得恩的得力干將,曾代表天王府出城拜訪革命軍。此刻,他越班陳奏,說道: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