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1名穿越者,楊烜身知上海的價值。他建號稱帝,立志復興華夏。奪取上海這個東方明珠,在楊烜眼里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
要進攻上海,就得先通過吳淞口。
吳淞口東、西岸的清軍已經(jīng)投降革命軍。寶山縣城也已被革命軍海軍6戰(zhàn)隊、近衛(wèi)師包圍,危在旦夕。
然而,十幾艘洋人軍艦卻在吳淞口處游弋示威,擺出了1幅阻止革命軍進攻上海的架勢。
其中1艘軍艦全身披掛鐵甲,在陽光下閃耀著金色的光芒,正是法國軍艦“富賓號”forbin。與其他軍艦不同,這艘戰(zhàn)艦為鐵制船殼,排水量1935噸。
法國人自恃富賓號排水量大,又有鐵殼防護,試圖在各國面前冒充大尾巴狼,封鎖吳淞口,阻止革命軍進攻上海。
富賓號不敢進攻革命軍的鐵甲艦,轉(zhuǎn)而炮擊跟隨在鐵甲艦身后的紅單船。這些紅單船原屬清軍,在前天投降了革命軍。
紅單船由木殼商船改裝而成,豈是鐵殼富賓號的對手?很快的,兩艘紅單船中炮。
富賓號使用殺傷爆破榴彈作炮彈,這種炮彈在擊中目標后會產(chǎn)生劇烈爆炸,對于木殼的紅單船是災(zāi)難性的。很快的,兩艘紅單船燃起熊熊大火,在黃浦江中逐漸傾頹。
革命軍南洋艦隊目前僅裝備有4艘200噸級鐵甲艦,其他多為50噸級鐵甲艦,還有數(shù)量更多的木質(zhì)蒸汽戰(zhàn)艦。
楊烜不愿與洋人輕易開戰(zhàn),他最擔心英國人。但沒想到,擅啟戰(zhàn)端的竟是實力弱小的法國人。再看吳淞口的外國軍艦,他們看見法艦“富賓號”開炮后,擔心惹禍上身,紛紛駛離“富賓號”,試圖與法國人撇清關(guān)系。
楊烜明白了,其他各國并不想與革命軍開戰(zhàn)。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