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執(zhí)掌應天的最高地方官府衙門,應天府衙門有著屬于自己的消息渠道和來源。
當國子監(jiān)的教習們反應過來后,人還沒有趕到應天府報信,府衙自己的消息就已經(jīng)傳了回來。
鄒學玉臉色頗為難看,皺著眉頭看向眼前回衙報信的差役,揮揮手:“下去吧。”
差役走后,鄒學玉看向在場的府衙屬官們。
同知看了看左右的通判和推官,低聲道:“有鑒于前,是否要只會各處的兵馬司過去?府衙三班差役要過去,兩縣的差役也要行文調過去?!?br>
“今日國子監(jiān)監(jiān)生又是為何游街?國子監(jiān)如何管理監(jiān)生的?”
應天府通判沉聲詢問。
國子監(jiān)今天又出了亂子,官府總是要先知道了緣由,才好平定亂子。
京畿附郭衙門,遠不似地方官府衙門輕松。整個京畿都在朝廷的眼皮子底下,但凡京畿一帶有點風吹草動,朝堂之上就會立馬知曉。
也正是因此,京畿一府兩縣往日做事,都要比地方上的官府更快一些。
若是慢了,落在朝廷眼里,說不得就要被評一個瀆職怠慢之罪。
應天府推官當即說道:“宜早不宜遲。府尊,我等還是先帶著人趕過去吧,莫要在鬧出沖撞皇城的事情?!?br>
鄒學玉臉色凝重,長嘆一聲:“來人,本官換靴?!?br>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