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以后讓楊安玄最不滿意的莫過于吃食,食物貧乏,種類稀少,佐料不多,蔥、姜、蒜、桂皮、花椒等物是有的,然后是豉、酢醋、酒,辣味三寶胡椒、芥子和食茱萸。調(diào)味的辣椒沒有出現(xiàn),這讓曾經(jīng)無辣不歡的楊安玄很不適應(yīng)。
烹飪的手法倒是多種,有烘、煨、燒、煮、蒸、炙、漬、糟等十余種,但鐵鍋沒有出現(xiàn),大火炒制的手法還不常見。豬肉價格不菲,少有人熬制豬油炒菜,至于菜油還不知在多久年后才能出現(xiàn)。
楊安玄端起酒沖淡一下口中羊肉的膻味,酒是烏程箬下酒,每斤五十錢。
箬下酒以香味出名,酒水中以福桔、梅花、松節(jié)等浸泡,猶以十月所造為上佳,呼為“十月白”。
酒水清淡醇香,對楊安玄來說有些寡淡,少了醇厚綿長之意,讓楊安玄興起懷念之意。
酒菜上齊,船上有歌伎步入艙中,盈盈拜道:“奴家杏娘,新學(xué)得從京口淑蘭院傳出的《相思》曲,此曲在京中還沒有幾家會唱,保管幾位爺聽后要贊不絕口。”
劉衷持杯哈哈笑道:“杏娘子,你這可真是班門弄斧,可知制此曲的人就在船中?!?br>
杏娘的眼睛瞪得如同杏大,目光在眾人臉上一轉(zhuǎn),驚喜地道:“不知哪位是楊公子?”
新曲大家楊小窗,在風(fēng)月場中已是名人。盛花居助婢女苗蘭《送別》一唱成名,讓苗蘭成為眾伎羨慕的幸運(yùn)兒;集賢居為韋娘子仗義出手,半曲《問月》名動京城。
因此,楊安玄在妓樓之中聲名極佳,樓中舞女歌伎無不以能結(jié)識為榮,可惜楊安玄在怡秋樓和盛花居露過一面,以后便再沒有在妓樓中出現(xiàn),這讓那些伎娘們有些望穿秋水了。
淑蘭院七月八日開張,至今日將近三個月,按照楊安玄事先的交待,讓每二至三月方才放出一只新曲來,開張那日唱《問月》,算是新曲,現(xiàn)在從杏娘口中得知《相思》唱出,便是第二首了。
楊安玄問道;“杏娘子,不知淑蘭院傳出幾首曲子了?”
杏娘的目光落在楊安玄臉上,來到席上肅拜,嬌聲道:“杏娘拜見楊公子。楊公子為韋娘子和苗蘭小娘子仗義出手,奴等妓樓女子都深感敬佩。奴這一禮謝過楊公子的急公好義。”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