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降?此戰(zhàn)之中,趙括早已明確軍令:不接受任何胡人的投降,此戰(zhàn)中就沒有投降二字。
這樣無情的軍令,不是趙括鐵石心腸、殺人如麻,而是戰(zhàn)役的必須。從戰(zhàn)役的角度看,至少在與胡人中路大軍決戰(zhàn)之前,趙括絕不允許有任何暴露大軍行蹤和大軍意圖的可能出現(xiàn)。
而速戰(zhàn)速決又是這場戰(zhàn)役取勝的關鍵,趙括不可能每攻下一個部落就留下一批戰(zhàn)士來看守俘虜,那樣趙括手中的兵力只會越來越少越來越弱。
既不能放任胡人暴露自己大軍的行蹤,又不能留下兵力看守,殺戮是最簡單、也是最可靠的方式。
因此,這場殺戮都是在必行。甚至,這樣的殺戮,僅僅只是個開始。
好在,要代郡人屠戮秦國婦孺,或許還會有些遲疑,但要是殺起胡人來,那根本沒有任何的負擔。
用代郡人自己的話說:胡人,那還算是人嗎?只有死去的胡人才是人好吧!
也怪胡人這幾年氣焰太過囂張,動不動就南下,攻不下城池就去打堡壘,打不下堡壘就去屠村,直接將馬城、桑干城和當城以北的所有村落都給屠殺殆盡了。
這種血海深仇之下,你跟我說什么婦孺無辜?
他們吃的鹽巴、用的鍋具,哪件不是從我趙國的土地上掠奪過去的?哪件沒有沾染我趙家兒女的鮮血。
如今的殺戮,不過是以牙還牙、以血還血罷了!
見一個個跪地求饒依舊難逃長刀的制裁,胡人便知道投降這條途徑是走不通了。
只是,已經(jīng)被嚇得膽寒了的胡人,甚至已經(jīng)組織不起有效的反擊,紛紛作無頭蒼蠅狀,在營寨中四處亂竄,試圖找尋出一條活路。可他們的亂竄,絲毫改變不了局面,紛紛以極快的速度倒在了趙軍的刀下。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