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代郡是個什么情況?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道理還需要多做解釋嗎?三年來,代郡打生打死,早已到了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程度了。
趙括這一退,代郡半郡之地勢必淪喪,十數(shù)萬百姓勢必淪喪敵手,生不如死、生靈涂炭!
這便是趙括不能退的理由。
當然了,十余萬百姓的生死,在朝堂袞袞諸公的眼中,不過是一串還算長的數(shù)字罷了!就像是長平那死去的三十萬將士。
可你也要知道,即便是長平之戰(zhàn),這場關系到趙國國運之戰(zhàn)進行到最為困難的時候,不論前線的廉頗將軍,還是替換他的趙括將軍,都沒有想過要再從已經捉襟見肘的代郡抽調兵力。
朝堂之上,以上卿藺相如為首的文臣,也從未有想過要再從代郡抽兵。
為何?代郡不能退,退了,胡人的馬蹄就將代郡的田地踏碎,無數(shù)的家園都將被胡人破壞殆盡,無數(shù)的百姓也將倒在胡人的彎刀之下......
連自己的百姓都無力保護,趙國的人心也就散了。
當然,這些,朝中的袞袞諸公依舊不會在意。
是了!袞袞諸公所在意的無非是自己的位置與榮華。
是了!長平之戰(zhàn),遠在上黨,便是輸了,大臣們依舊還是大臣;而如今的燕軍,卻是在迫近了邯鄲城,一旦邯鄲城被破,大臣可就不一定是大臣了。
這,或許才是上至王上、下至群臣一致要上將軍回轉的根本原因吧。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