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好行軍速度,在保持士兵們狀態(tài)的前提下,抵達大周王城之外,大概需要花費四天左右的時間,這恐怕是周東南的另外一個目的,那就是為自己再爭取幾天時間。
此時已經(jīng)完全將這場戰(zhàn)爭的主導權抓在手里的羅輯,可以說是充滿了身為優(yōu)勢方的從容,說的囂張一點,那周東南還能如何垂死掙扎?
自信無疑是一件好事,但浪起來就不太好了,曾在無數(shù)套路中摸爬滾打的羅輯顯然比誰都清楚這一點,所以他越到關鍵時刻,就越是鎮(zhèn)定,大軍一路推進,這期間,羅輯不停的派出偵察兵偵查四周的地形和情況,以免遭到敵人的埋伏和襲擊。
這一手無疑是把某人最后的那點希望都堵死了,聽著麾下士兵的匯報,周東南整個臉色難看到了極點,羅輯這幾乎步步為營的推進方式讓他完全找不到任何可乘之機!
頂著一張陰晴不定的臉,糾結了半天的周東南從牙縫里硬生生的擠出了兩個字來,“強襲!”
守城戰(zhàn)根本沒得打,羅輯的三弓床弩完全壓制他,最終還是得出城迎擊,與其那樣,還不如在半路突然殺出,打一場突襲戰(zhàn),這樣勝算沒準還更高一點!而且,從某種角度上來說,突襲戰(zhàn)估計是目前最適合他的打法……
————分割線————
行軍第三天,微微震動的地面讓正在緩慢推進的大軍停下了步伐,騎在燎原火的馬背上,視野更加開闊的羅輯一眼就看到了遠處揚起的沙塵,“呵,埋伏偷襲沒機會,所以就干脆派騎兵強襲了嗎?”
周東南有騎兵部隊,這是早就確認的事情,但之前的攻城戰(zhàn)和守城戰(zhàn),卻是基本沒有這個兵種的用武之地,不過換個角度考慮,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騎兵部隊成了周東南手中唯一一支兵力保存完整的部隊!而支部隊最適合打的就是突襲戰(zhàn)了,周東南怎么可能不好好利用這一點,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而相對的,推算到了這一步的羅輯,又怎么可能沒有一點防備呢?
嘴角勾勒出一抹飽含玩味的冷笑,羅輯揮手之間,訓練有素的步兵部隊快速的組成一個個的軍陣,身為騎兵天敵的長矛兵部隊直接就是懟了上去!
不過周東南畢竟是個玩家,顯然也是考慮到了自己的騎兵部隊會被針對的可能性,在沖到一定距離之后,一輪箭雨從戰(zhàn)場某處飛來,直襲羅輯這方的軍陣。
“全員舉盾??!”
羅輯的步兵部隊,持盾步兵的數(shù)量是占據(jù)著絕對優(yōu)勢的,應付敵方弓箭手部隊的箭雨攻擊,對于這些持盾步兵來說等同于是家常便飯,在自保的同時,甚至還有余力掩護一下距離他們最近的長戟兵,從中足以看出這一個個的老兵是有多么的游刃有余。
箭雨暴露了他們的位置,在輕松擋下了對面三輪齊射之后,羅輯快速的確認了一眼暴露在了自己視野里的敵方大軍,但卻并沒有讓己方軍隊往前推進,而是下令持盾步兵全體維持持盾防御狀態(tài),然后他直接就不管這邊了,果斷轉身指揮著自家的弓箭手,配合著長矛兵去懟那群想要繞后陰他的騎兵。
這一舉動不禁讓遠處的周東南有些傻眼,那姓羅的根本不按套路來??!現(xiàn)在這陣仗,擺明了是在針對他的騎兵部隊。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