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國的宜yAn被秦軍攻陷了,引起天下極大震動,因為這標(biāo)志著秦國已站上了東出天下的攻擊發(fā)起線。而首當(dāng)其沖的正是天下名義上的共主:周室!
既然秦國東出的大門口擋著一個周室,那秦國會不會一鼓而下,就此滅周而代之呢?東方列強對此心中五味雜陳,若周朝亡了,上頭的那個天子沒了,從此免了僭越稱王的賊名,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但有一好就有一壞,秦國本來武力就最強大,若又取了九鼎,得了天命承傳的象徵,勢將聲威大振,其他各國就更難與之抗衡了。
秦王嬴蕩“通三川,窺周室”的夙愿注十五終於得償,但那只是階段X目標(biāo),而非終極目的。終極目的當(dāng)然是征服天下,取周室而代之。既然周室這個大籌碼已唾手可得,那麼接下來呢?是宰了周天子?還是挾天子以令諸侯?
首先,周天子并非桀紂暴君,殺他反倒會激起天下人的同仇敵愾,非常不劃算。至於“挾天子以令諸侯”此說,那就太抬舉周天子了,周天子自己下令都無人理會,挾不挾他又有什麼差別?
所以秦王的打算是師法舜繼堯、禹繼舜的偉大模范,演一出禪讓的戲碼,漂漂亮亮地坐上天下共主的位子。至於退位後的周天子呢,過個一兩年再永絕後患,讓他“被病Si”就好了。
往這上頭一想,樗里子注十六率戰(zhàn)車百輛先行趕到洛邑注十七的用意就不難理解了。顯然他是來和周天子及西周公事先G0u通,請他們配合一下的。若非如此,而只是為秦王大軍打個前哨的話,那又何勞堂堂右丞相親自出馬呢?
樗里子一到洛邑就完全控制了王城與成周城,把西周公費心召集來迎賓的擺樣子軍隊解除了武裝,命他們回家種田去,或者原來g啥就g啥。再來就是與周天子及西周公個別懇談,告訴他們這天子之位該換人坐了,請他們明辨利害,好好配合,事成之後不會虧待他們的。說完了就把他們軟禁在各自的寢g0ng里,等輪到他們上場時,自然會通知他們出來配合演出。
注一燕易王是燕國君主,西元前332年?前321年在位。
注二“國人”指士人階級與城市平民,是封建國家的中堅份子。
注三東胡人是古代蒙古人,當(dāng)時活動范圍約當(dāng)今內(nèi)蒙古東部與遼寧西部。
注四七里河及隨後之中山堡水、海灣山、錦州灣、青G0u灣各地名皆為當(dāng)今名稱,當(dāng)時地名不詳。
注五秦開是戰(zhàn)國時燕國名將,曾卻胡千里,并攻占大片朝鮮土地,唯這些事功的年代不詳,只知大約在西元前300年?前260年之間。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