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兩個大國相繼同意,其余幾個資本大國也不再猶豫,紛紛出言表示同意。
這個時候,他們已經(jīng)沒有任何遲疑的理由了,畢竟連美國和俄國都同意了,他們那點兒小小的堅持和所謂大國的尊嚴,顯得毫無意義。
之前他們一直遲疑和猶豫,就是想要那一點點的大國尊嚴,他們不想此時和那些他們原本看不起的國家同等待遇,他們是高人一等的。
而且他們也相信,只要渡過這次危機,他們可以很快拉開自身和周圍這些小國之間的差距。
這都是他們的一個資本!
而他們的觀念中也同樣存在這樣一個想法,我們和他們本身就不在一個層次,不是一個等級的,程遠應(yīng)該也會考慮這層因素,會有不同的條件來對待他們。
可恰恰就是因為他們這種‘我以為,我以為’的心態(tài),讓他們錯誤的判斷了程遠本身的想法。
在程遠眼中,來這里的都是上趕著求他的人,沒有高低之分,因為他們這些所謂的資本大國比起那些小國還要不如。
至少人家小國如今雖然通訊設(shè)備同樣被掐斷了,可本身這些小國在這方面就不怎么發(fā)達,他們很熟悉在缺少通暢信息的情況下要如何去生活,要如何去應(yīng)對。
只有那些發(fā)展的不上不下的國家,才會鬧出很大的亂子,就比如捷克。
在沒有任何一個大使表示反對后,程遠笑瞇瞇的吩咐人下去準備簽署合同,至于這個合同是否有效,程遠可以說是放一百個心。
掌握著最強實力,他自信沒有人敢跟他玩心眼。
簽署合同的工作很快,大約半個小時左右就結(jié)束了,程遠看著員工將厚厚的一摞合同抬走,暗暗地興奮了一下。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