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王家對自行車的生意感興趣~?”
李澤軒笑著問道。
王仁表點頭道:“沒錯,王家對這種不需畜力便能快速行進的車子很感興趣!可以預料,未來大唐四處騎這種車子的人只會越來越多!”
跟李澤軒相處這么久,王仁表很了解李澤軒的性格,所以他沒有藏著掖著,而是直截了當?shù)爻姓J道。
“哈哈!仁表好眼光!”
李澤軒聽罷,忍不住贊嘆了一句,自行車這種東西,講道理比馬匹要方便許多,以后隨著大唐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自行車肯定是要走進千家萬戶的。
想想前世,新中國剛成立后的那二三十年,在蘇浙滬地區(qū),“鳳凰”自行車都是老百姓趨之若鶩的緊俏產(chǎn)品,甚至有一階段,要憑票才能購買。在1978年,能擁有一臺鳳凰或永久牌自行車,足以令一家人自豪。
二十一世紀后,男孩子結婚一般要有房、有車,還有昂貴的彩禮錢,而且樓房要裝修,家電要齊全。但是在七八十年代那一會兒,你只要有一輛自行車就夠了!
大唐如今的國情雖然與當時的中國不同,但自行車的發(fā)展之路想必應該有所相似,所以這是一個很有潛力的市場!
“不過那車子現(xiàn)在并不在我家,早上的時候被丑牛借走了,仁表你若是想看,要么在此等上片刻,要么改日再來!”
收起亂七八糟的心思,李澤軒對王仁表說道。
“哦!那還真是不巧!”
王仁表聞言不疑有他,滿臉遺憾道。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