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英王想低調(diào)進城,他是肅宗的兄弟,有封號的王爺,許多安儀仗的事情,還是少不得做個場面的。
英王一行從西邊的阜成門回京城,城門的守衛(wèi)得了馬岱的消息,一早就攔住通行的百姓,空出了道路城門。
等英王的車隊到了阜成門的時候,就看見百姓們被士卒攔在一邊。因為馬岱沒有公布身份,百姓只知道來的是個大人物,卻不知道,這車馬里面坐的,正是肅宗的弟弟英王。
京城的百姓見慣高官大人物,這會兒看見英王的車馬,神態(tài)也都十分正常,低頭避讓在側(cè)。
突然,英王車隊前面的侍衛(wèi)大喝了一聲,“這是誰家的東西,趕緊挪開!”
一句話就像投進水里的石子,惹起了無數(shù)議論。
“什么啊,這誰??!”
“棺材,竟然是棺材!”
“這清明節(jié)的,都說上墳祭祖,怎么還有人今天埋棺材??!”
眾人議論紛紛,英王在車馬里面也聽見了,就掀開簾子問明忠,“前面到底發(fā)生什么事情了?!?br>
“王爺,”進城之后,明忠就恢復稱呼了,“前面有個棺材攔路,馬侍衛(wèi)正帶人挪開呢?!?br>
英王點點頭,心里覺得有些荒唐,明知道他要進城,這誰啊,竟然還敢把棺材放在路中間。
誰知,英王剛露面,就有一大批人哭鬧著跪倒在地,紛紛要求英王替他們做主。
原來,這棺材里躺的,正是昨夜在千尋碼頭上被害的少年,名叫張楷,不過十四歲的年紀。他父母中年得子,就這么一個寶貝疙瘩,誰知道,張楷昨夜在千尋碼頭下船的時候,卻被人一刀割喉,就此天人永隔。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