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巧不巧,等他走到英王跟前的時候,突然就絆了一跤,來了個平地啃泥,直接就摔在了英王的腳邊。
這人手里提著的滾水,自然而然,就濺到了英王的身上。好在這壺熱水已經(jīng)用去了大半,這會兒打翻了,雖然很燙,卻沒多少分量了。
英王很配合地啊喲了一聲,飛速從椅子上起身,甩了甩袍袖。鄧如光在不遠處看見了,卻故意挪開了視線。他這個鄧家的大家長,對今天不請自來的英王,十分不滿。英王明明還在洛陽,怎么突然就連夜趕回京城來了。
英王要拍皇帝的馬屁,也用不著這么賣力吧。本來他都計劃好了,今天正好做成太子跟鄧潔的親事,誰知道,被英王這個不速之客破壞了一切。鄧如光撇開眼睛,裝作并沒看見這邊的意外。
可是作為長房長子的鄧飛鴻卻裝不下去了,畢竟,他跟英王之間,就隔了幾把椅子。若是連他也裝看不見,這話要是傳到肅宗耳朵里面去,豈不是好端端的,又要生出許多是非。
鄧飛鴻只得起身,踹了地上的下人一腳,又拉著英王噓寒問暖,派人送了英王去后殿,更換衣物,涂些膏藥。
作為皇后和太后娘家的鄧氏,腰桿子自然要比英王這個無依無靠的王爺來的粗。而且,更別提,這個英王的養(yǎng)母方太妃,還是鄧家的親戚,他們母子兩人,現(xiàn)在指望著鄧太后呢。
英王一出東側(cè)殿,馬岱和明忠明誠就跟了上去。英王心知,剛才摔倒的那個鄧家下人,應該就是肅宗的人。
可是這戲該怎么演下去,英王心里還真沒有底。按照他那個誰都不信任的皇兄的一貫作風,這事應該還有后招啊,怎么就一點兒動靜也沒有了呢。
英王跟著鄧家的下人,到了后殿,一路平安無事的出奇。只是,后殿的門一開,英王差一點就笑出了聲,因為,里面赫然站了肅宗最信任的錦衣衛(wèi)指揮使,王錦鵬。既然肅宗都派王錦鵬來了,英王知道,今天的事情,必定會按肅宗的想法發(fā)展了。至于鄧家,英王是一點兒也沒放在心上。
素日里,鄧家上下見了英王,也是一副施舍恩情的模樣,總覺得英王和方太妃應該對他們感恩戴德。
其實,方太妃之所以這般奉承鄧太后,一則不過圖個彼此照應,畢竟太宗去世之前,鄧太后的手里,都沒什么實權(quán)。二則,方太妃也希望鄧太后母子開恩,放了她和英王去封地過個舒心日子,所以現(xiàn)在鄧太后成了后宮的實際掌權(quán)人,方太妃的姿態(tài)一直擺的很低。
可是,即使姿態(tài)再低,方太妃和英王也是皇家的人鄧家不過是后族外戚,哪里來的資格,在太妃和王爺面前耍威風呢。
只是這一點,鄧家的人,尤其是家長鄧如光,毫無知覺。還常常在方太妃的面前,擺出恩人的姿態(tài)。方太妃跟英王雖然嘴上不說,可誰的心里,都扎著一根刺呢。
既然肅宗現(xiàn)在要鄧家倒霉,英王自然不介意被他當做刀使,而且,這個鄧潔,他根本就沒打算娶,是死是活,更是與他無關了。
【本章閱讀完畢,更多請搜索666文學;http://m.hzkaidi.com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