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金的權(quán)貴們?nèi)绾螤帣?quán)奪利,黃臺吉如何頭疼阿敏和海東青等人在金國北部的騷擾暫且按下不表,且說志文留下部分傭兵和鑲藍旗舊部的漢人在瀚海之中修建塢堡之后,帶著其余人手一路西進,平安抵達蘇尼特左旗,額仁卓爾湖附近。
蘇尼特右旗已經(jīng)在其丞相蘇德的帶領(lǐng)下,南下插漢部草原,左旗的地盤一下子大了很多,卓爾湖也即將第一次曬鹽,安置這些人不成問題。
周承允主持了一個冬天的凍硝事務,卓爾湖比達林臺更苦寒一些,周大公子臉上自然多了幾許風霜。
張家口滅范氏等八家人的事兒他已經(jīng)知道了,因為最后耿總督和賀知州都插了手,周承允并沒有責怪志文他們的魯莽,只叮囑今后行事還是要再小心謹慎些。
老熟人蘇魯特胖了不少,見了志文,臉上的笑容擠成一朵菊花,他知道現(xiàn)如今的地位和財富從何而來,硬拖著志文吃了好幾頓飯才罷休。
牧仁吃喝不愁,高了,也壯了,跟著錢管事學的那些本事派上了用途,正幫著蘇魯特打理部落事務,小弟哈森的病早好了,現(xiàn)如今活蹦亂跳的,能給家里放羊牧馬了。
花了幾天時間敘舊之后,志文并沒有急著南下達林臺,趁著羊毛未剪,曬鹽也還差些時日,以涿鹿工會的名義征召人手,他要在卓爾湖畔再建一個塢堡。
卓爾湖占地廣大,在蘇尼特左旗的勢力范圍內(nèi),自插漢部的漢人歸附后,人數(shù)不少,已然有了數(shù)萬之眾,周承允擇其青壯,組建了一只上千人的護衛(wèi)隊伍,大體沿用達林臺的規(guī)矩來施行管理。
此地以在插漢部的窮苦漢人居多,還有部分原來羊都沒有一只的蒙人牧民,人員沒有達林臺那么復雜,倒是好管得多。
有蘇尼特部的威懾,還有自身的護衛(wèi)力量,周圍沒什么人敢來捋虎須,周承允也就沒有像解州那般修城墻,只建了一些房屋,以供居住和存放貨物。
志文之所以要建塢堡,可不是以防護為目的,沒有那個必要,而是為了杜絕泄密。
沒錯,志文要將洗羊毛的工序,放在建成后的塢堡之中,旁邊有卓爾湖不用擔心芒硝來源,有城墻阻隔,既方便管理那些洗羊毛的人工,也比在山頭上更加不容易泄露機密。
涿鹿山之人此刻已然北上,等他們到了,應該正好用得上。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