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云坊是文人墨客最喜Ai的地方,這里每日都有江南書院的學(xué)生輪流來Y詩作對,這是書院大師長和坊主二人定下的規(guī)矩,美名其曰給學(xué)生們練練膽子,給進不到書院里的世人們抒發(fā)作詞作詩雅興的機會。
為什么叫練膽子呢?
今日是嬌生慣養(yǎng)的甲班小姐和乙班的少爺,二人穿著藍sE衣裳坐在聽雨臺上面,那小姐臉sE不快,因為聽山臺的上一位客人是一位賣糖葫蘆的,已經(jīng)勝他們兩回。
兩臺Y詩作對,本該那少爺對下一句,可惜他是乙班的,那賣糖葫蘆的主兒又出的實在JiNg巧,少爺只好梗著脖子,半天也只是汗顏道:“春…春…”
那客人不緊不慢地灌了三杯酒,聽他沒答上來,抬眼一笑,說道:“請吧。”
那少爺連連搖頭,嘆氣之間,奴兒已經(jīng)將好酒端了上來。
身旁這位才學(xué)不佳,小姐蘇語詞本就不爽,如今被灌了許多酒,還對什么呢,她看了一眼身旁人,已經(jīng)是抱著毛筆伏在案上呼呼大睡了。
一旁觀雨臺的老爺爺m0著花白的胡子笑道,“小姑娘果然博學(xué)多才,身旁這位已經(jīng)不能再對,你且聽我這句…”
姑娘心中不快,卻還是細細聽著,那老者出了三句,伍,陸,柒,是頂針句,眾人倒x1一口涼氣,不參與賽事的看客們也知道這句的難度,有些明知很難,卻也跟著沉Y了兩句,想要找到合適的對子。
誰知那小姐不緊不慢開口,抑揚頓挫,接了捌,玖,拾三句,仍然是頂針。
那老者聽得連連點頭,卻又說:“姑娘,你理應(yīng)與我一字不差,為何接過這第三句,往后對了?”
規(guī)則是活的,只要能說出個理由來,便也算過。
蘇語詞嫣然一笑,道:“老先生可知加字文?我前些年隨父親出游汴州城,在市井游玩之時,嘗嘗聽到街邊兒賣藝的把著二胡唱小曲兒,唱的便是加字文?!?br>
“這加字文也分小段,若是您出上半段,那我這便是下半段,下一位文友若是想接,就得以四字開頭,不論平仄,隨心就好?!?br>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