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姜敏儀突然話鋒一轉(zhuǎn),又道:“但是你也不可掉以輕心?!?br>
“縱然是大勢如此,但是若是世事皆絕對精確的依照秩序運行,那么人人都各自接受屬于自己器分的命運也就罷了,又要成什么道、修什么仙?”
“照理說,功行愈精微、愈加逼近頂點,變數(shù)也就愈小。但是古往今來,強弱勝負顛倒,攻守形勢變幻,后來者居上,也不是沒有發(fā)生過。”
“所以,你還是不能失了小心謹慎之心?!?br>
歸無咎眉毛一蹙。姜敏儀所言固然有理,但是他卻敏銳的感受到,這不像是泛泛之談的大道理。于是笑道:“你似乎意有所指。”
姜敏儀會意一笑,道:“當(dāng)年往甘棠宗一行,我對荀申其人,也有幾分了解。這人有兩個外號,甚是有趣。”
“在荀申踏入元嬰境界之前,并非如現(xiàn)在這般,深居簡出,神龍見首不見尾。相反,他性喜交游,尤好與同門談?wù)摫ㄞ牡?。?br>
“在修道人中。寄情于琴棋書畫的不在少數(shù)。但是兵法一道,本是凡民國度御眾之法。我修道人有所成就后,舉手抬足便有翻山填海之力,縱然用兵如神,又有何用處?故而好此道者極少。”
“但荀申卻與眾不同。朋友相會,一張口,三句話不離用兵之法,并自以為此道與仙家道術(shù),自有通融之處。因而在同輩師兄弟中,漸漸得了一個兵仙的諢號?!?br>
“成就元嬰之后,荀申漸漸淡出諸同門視線。其實他是晉入更高層次,與門中化神及元嬰三重境修士往來漸密,切磋也多,自此他談?wù)摫u少。但是他并非是擯棄了此道,而是由此入手,超拔其上,最終形成了一種獨樹一幟的道術(shù)理念。”
“久而久之,兵仙這個名號漸漸淡漠,轉(zhuǎn)而卻有更多的人給他起了一個新綽號:大陰陽師?!?br>
歸無咎神情一肅,這“陰陽”二字,莫非是與陰陽道有關(guān)?
姜敏儀似乎已知歸無咎心意,搖頭道:“敏儀初次聽聞此名號,也以為荀申兼修了陰陽道的傳承。甚至甘堂宗內(nèi),有許多低階弟子也以訛傳訛?!?br>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