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申眼神中閃過一絲復雜之意。停住數(shù)息之后,忽然作出一個出人預料的動作。
卻見他把一身法力收起,慢悠悠的重新落在小界正中,翩然一禮,平靜言道:“此戰(zhàn)是歸道友勝了?!?br>
歸無咎一怔,未想到荀申竟爾突然認輸,旋即起遁光落下。
此戰(zhàn)至今,荀申一共使出六種神通,分別是“隱鏡”、“凌人”、“龍蛇”、“求心”、“忘川”、“星散”。每一種均是精妙絕倫,出人意表,又暗藏著深遠的心計,堪稱隱宗真?zhèn)鞯淖罡叻濉?br>
尤其“隱鏡”、“求心”二神通,距離撥動勝負的天平,幾乎只有一步之遙。
只是,荀申應當還有第七種神通未使出。莫非這所謂的第七道神通同樣是給人施加心理壓力的手段,其實并不存在?
對于歸無咎的疑慮,荀申洞若觀火。淡然言道:“執(zhí)念是修道之大忌。荀某方才這一式神通的確是隨機應變,詐作全力以赴。但是這并不意味著荀某執(zhí)著于兵法詭變不能自拔?!?br>
“事實上。荀某原本打算,在用盡手段之后,若依舊不能成功,便擯棄一切虛實法門,奮起一身法力相搏。只是此法不當在第六神通上,而在最后一式?!?br>
“駕馭這一式的,同樣有一門神通,名為‘合真’。只是現(xiàn)在看來,已經(jīng)不必再使?!?br>
歸無咎問道:“那荀道友又為何放棄呢?”
荀申言道:“我二人今日這一番交手驗證,荀某已然證實。先前各宗諸位上真,的確判斷無差。”
“歸道友雖未入元嬰境,但是一身法力逼近卻逼近元嬰中期境界,僅比荀某略遜一籌。至于是何等機緣能夠做到,荀某也無意探詢。想來‘三十六子圖’中有望爭奪榜首的人物,皆有這等層次的機緣。”
“而道法精純在極境之上,卻是歸道友稍勝半步。兩相制衡,落實在斗戰(zhàn)功行之上,你我當是伯仲之間?!?br>
歸無咎輕輕頷首。
“如此實力對比,極為微妙。若是兩名三四流宗門的弟子相斗,誰勝誰負那無人敢下斷言。只是你我的層次實在太高;而水準愈高,勝利的天平恐怕會愈發(fā)向著道法境界領先之人傾斜。這一點,是諸上真的見解,荀某也心知肚明?!?br>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