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澄聞言,身軀微微挺直,明顯松了一口氣。
歸無咎見狀,索性開個玩笑道:“畢竟浣辰砂是貴宗重寶。若是靡費(fèi)過多,白白教貴宗割肉,歸某也太不地道了。放心,歸某不是那么不講究的人?!?br>
“既然陸道友和荀道友都得了三煉之諾,歸某也不便逾例。若是今日三寶之外,有朝一日再求在貴宗身上,那也是以物易物的交換,絕不會白占了便宜?!?br>
黃澄是個老實人,聞言慌忙道:“道友言重了。我建章門千鈞一諾,既然應(yīng)下了鍛煉寶物不限數(shù)量,那么無論十件百件,均無反悔之理?!?br>
“只是這‘地塤烘爐’每一爐只得同時煉制三件寶物。而‘浣辰砂’的存儲使用,卻有幾分特殊的講究。若數(shù)量較多,在下便要提前去安置?!?br>
歸無咎眼神一閃,忽地問道:“歸某對于煉器之道,有幾分興趣。不知這鍛煉寶物的方法,可否讓歸某一觀?”
這句話并非歸無咎自家的意思,卻是小鐵匠暗中攛掇他發(fā)問。
黃澄略一躊躇。門中鍛煉之法,全在于“浣辰砂”這件珍稀材料。只要此寶在建章門掌握之中,便是把握住了真正的命脈。至于煉制法門,其實并不關(guān)鍵,賣歸無咎一個順?biāo)饲?,想也無妨。
思慮妥當(dāng),黃澄便道:“道友既有所求,敝派敢不從命?!碑?dāng)即自袖中取出一枚黑色玉簡,交到歸無咎手上。
歸無咎出言謝過,一邊神意默覽,暗暗傳遞給小鐵匠;一邊與黃澄有一搭沒一搭的交談。
過了頓飯功夫,小鐵匠暗中傳音過來。
原來。以實用而論,“興衰”之道,對于最上乘的混元真寶一流實在是無足輕重,因而在九宗之內(nèi)地位不彰。但是以道法的精妙程度而論,“興衰”之理卻可以在七十二種最主要的器法妙道中排名前三。
小鐵匠卻不相信,以隱宗的道法層次,能夠深明“興衰”一道的精義。
如今閱覽其法訣之后,小鐵匠的擔(dān)憂果然成真。
按照黃澄所遞來的秘訣分析,建章門所謂的“鍛煉之法”,實際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其本質(zhì)上乃是長久以來許多經(jīng)驗之談的總結(jié),從“浣辰砂”中偶然觀察到的生化之理,試諸萬物,終于形成的成法。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