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思源原本的謀劃,是想利用雙方知見之差,看能否占一個小便宜。
歸無咎雖曾遍閱塵海宗秘典,極大的增廣見聞。但是塵海宗真正珍而重之、非歷代執(zhí)掌一脈單傳的真正秘津,卻并未得見。
這是樂思源的優(yōu)勢。
樂思源早已知曉,在日曜武君破境之初,非經(jīng)“自然流”秘法,難以將本身全體大用之力完全整合。所以他前數(shù)次搬山相擊,只是小伎爾;真正作為倚仗的,是攝拿十二山岳以為一體,灌注一身精力的“自然流”一擊。
若是歸無咎無有經(jīng)驗,憑借肉身抵擋;又或者并未看破這一擊與前數(shù)擊之間的差別,那么自己或可勝得一招半式。
雙方并非生死相搏。自己占的上風之后,若再出言擠兌住歸無咎,便可僥幸止占。
他卻并未想到,歸無咎在攻打星門護宗大陣時,已領(lǐng)悟到這一層,同樣以“自然流”的手段予以回應(yīng)。
這一式欺著不成,樂思源立即遁走。
但就在他以為自身已經(jīng)脫險之際,卻忽然感受到背心似被刺了一刺;然后身軀突然失去掌控和平衡,好似一艘巨舟失去了掌控,往地下急墜!
原來,彼此一十二座巨山相撞,雖然樂思源這一頭的山岳盡數(shù)粉碎微塵,并被同化吸收;但樂思源想當然的以為,歸無咎那一十二山的飛躍之勢,總是要被略微扼制些許的;他也從不認為這一式“自然流”能夠?qū)ψ约涸斐啥啻笸{。
所以他并未望見,不但自家這一十二山之形被吞沒,歸無咎那邊漸漸變大一倍的山岳,速度非但不減慢,反而進一步加快。似乎不但吸收其形,亦吸收了“勢”,化為己用。
這是雙方實力差距甚大時,“自然流”的斗法所體現(xiàn)出的妙用。
樂思源知之未深,所以反而搬石砸腳。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