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戎自己雖然不會造炸彈,但是郭戎好歹之炸彈這東西本質上就是引信、火藥在外面套上彈殼組成的。
哪怕到了后世,從最小的手榴彈到大一號迫擊炮炮彈,到榴彈、穿甲彈、子母彈、航空炸彈,再到核彈,算上地雷這種特殊爆炸物,炸彈的本質結構也沒變過。
無非就是引信和裝藥方式的進步,或者在彈殼外面加裝穩(wěn)定翼和懸掛等裝置而已。
從這個角度來說,肖俊鵬的想法其實很好,在鑄造方面技術積累不夠的之前,完全可以把炸彈跟八牛弩、投石車這些東西組合在一起。
想到這,郭戎突然感覺長纓軍,或者禁軍又該增加一個新兵種了,至于這個兵種,郭戎覺得火箭兵,火箭軍這個名字不錯。
當然也不是一切都那么美好。
從長安出兵的時候在后勤營支持下攜帶的黑火藥原料其實不少,但是分兵的時候肖俊鵬隨行攜帶的黑火藥原料并不多。
這一仗效果不錯,考慮到爆炸的威力和費效比,郭戎感覺肖俊鵬手中能制作炸彈的黑火藥的原料恐怕是不多了。
如果不著急的話確實可以從后方調集,但是現(xiàn)在是沒有那個時間的。
解除了即墨和嶗山基地威脅之后,馬上就要分兵膠東各地,別說休整,最多等到午飯之后就要繼續(xù)出發(fā),連休息的時間都沒有……
只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河北、遼東方向幾十萬大軍,西北、西南反向吐蕃幾十萬大軍,在戰(zhàn)略決戰(zhàn)之前必須把后方的隱患徹底消除,否則打起來一旦背后出了問題,那就功虧一簣了。
淮西已經被悄悄鏟除,現(xiàn)在大唐內部最大的隱患就是因為李師道有可能被引入到膠東,來自島國的小矬子們。
只有徹底拿下了來州、登州,肅清整個膠東,才能徹底消除島國的小矬子們潛在的威脅。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