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魯士騎兵部隊里,有很多軍官是容克貴族出身。恩格爾上尉也是貴族出身,他自幼就練著一手好馬術(shù),戰(zhàn)馬在他的操縱下,輕松的越過樹籬障礙,在他的身后,數(shù)百名騎兵緊緊跟隨著他。
“騎兵過來了!”
駕駛員透過裝甲風擋的縫隙看著涌來的騎兵大喊道。
“不要管他們,繼續(xù)掃射步兵!”
連長的命令讓梁成武繼續(xù)對準道路上的普魯士人掃射著,相比于過去手搖的加特林,使用電動機作為動力后,它的射速不僅快,而且更加穩(wěn)定,幾乎不會發(fā)生故障。
不過這也帶來一個副作用——彈藥消耗太快,一條1200彈鏈不過只能打一兩分鐘,在機槍還在射擊時梁成武一邊掃射著路上的普魯士人,一邊大喊道。
“子彈,子彈……”
接著彈藥手就拖著一個彈箱,將彈鏈與快要打空彈箱里的彈鏈連接在一起,這樣可以保證加特林機槍能夠不間斷的歡騰。
火藥煙霧和震耳欲聾槍聲在炮塔里回響著著,7.5毫米重尖彈在彈鏈上顫抖著,這種銅質(zhì)實心子彈是為機槍特別研制的,13克的艇尾彈頭、3.5克的發(fā)射藥。賦予了他極其強勁的性能。當它狂怒的吼叫時,即便是3500米的距離上,子彈也能輕易擊穿任何人的軀體。
在電動機的驅(qū)動下,機槍發(fā)出的是“滋滋”的聲音,它的槍聲是如此的特殊,以至于在恩格爾等人看來,這根本就不是槍,而是一種極其特殊的武器。
是什么?
恩格爾并不知道,他只能看到草堆里噴吐出的一道道火光。
在機槍掃射時,作為指揮官的趙全德一直用單筒望遠鏡觀察著目標的情況。
“10點方向的集群目標……”
拿著望遠鏡的趙全德就機槍手的觀察員,他不停的為機槍手提供目標指示,差不多一公里外的藍色隊列,現(xiàn)在已經(jīng)停止了行進,盡管他們不再行走了,可是現(xiàn)場仍然是一片塵土飛揚——那是子彈激起的塵土!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