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盟友的軍隊為法蘭西而戰(zhàn)時,法蘭西的軍隊也有責任保護盟友的公民?!?br>
于是乎,法國公使再次向總理衙門提出交涉,法國艦隊直接開到了海州,大有一副隨時準備炮擊的意思。迫于洋人的壓力,原本還信誓旦旦要“斬盡逆賊”的總理衙門,立即充分發(fā)揮了“我韃清”的特色——當慫則慫!
立即認了慫,不僅把劉昆鵬等一眾“外國人”放了出來,賠償了損失,甚至劉昆鵬還代表南華和總理衙門簽署了《南清通商航海條約》,內(nèi)容該條約共29條。主要內(nèi)容有兩項,即承認南華與西方列強一樣的貿(mào)易待遇及給予南華領(lǐng)事裁判權(quán)。條約有效期10年,半年未提出改訂則自動延長10年。
換句話來說,原本還想在南華身上找威風的“我韃清”不僅慫了,而且還偷雞不成蝕把米,虧大發(fā)了。
盡管讓“我韃清”慫的不是南華的艦炮,而是法國的艦炮,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從此之后,在“韃清”上下的眼中,不僅南華與法國就成了一體盟國了,而且也成為了“諸洋”的一員。
“可真不愧是條約清??!”
原本朱先海以為非得有個深刻的教訓(xùn),“條約清”才會妥協(xié),可沒曾想一切來的居然這么簡單。法國人不過只是把艦隊派到海州,問題居然也就解決了。
“不,親愛的,這是我們應(yīng)該……”
突然,從空氣中傳來的爆炸,打斷了歐仁妮的話語,炮聲讓她的臉色驟然急變。
“這是怎么回事?”
朱先海的臉色也變得有點兒不太自然,炮聲……難道開戰(zhàn)了?
俾斯麥那個家伙背叛了他們之間的協(xié)議!
在他們匆匆走出車廂,來到月臺時,德·蒙托邦匆忙稟報道。
“皇后殿下,陛下他,他……他下令全面反攻了!”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