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往北去了?!焙乃溃澳惆治掖蛐≡诠巴貌柯溟L大,跟著拱兔部落的上一代頭人學了十幾年的獵物追蹤,斷然不會出錯的。”
說完,胡心水又大喝道:“走!”
“走!”胡國柱趕緊跟上。
……
朱高遠的眉頭已經(jīng)蹙成了一團。
因為拱兔部落的兩千余騎已經(jīng)在河灣的西南角扎下營寨,而后來趕到的兩千多流賊騎兵也在西北角安營扎寨。
三座營寨之間相距不過千余米,簡直可以說是雞犬相聞。
但凡哪一家有個什么風吹草動,另外兩家立刻就能發(fā)現(xiàn)。
所以,明軍要想從正面突圍已經(jīng)絕無可能,而從東面涉水突圍的話,也很難瞞過拱兔部以及流賊的夜不收,現(xiàn)在河對岸早已經(jīng)布了雙方的斥候。
到時蒙古騎兵和流賊騎兵從兩翼包抄過來,他們這一千余騎兵會被啃得渣都不剩。
其中道理很簡單,明軍若不動,蒙古騎兵和流賊騎兵互相忌憚也就不會輕舉妄動,可一旦明軍騎兵首先動了,那么蒙古騎兵和流賊騎兵就一定會暫且放下敵意,聯(lián)合起來把他們這一千多明軍騎兵攔下。
可也不能一直拖下去。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