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也僅僅只是稍好了些,總體上仍舊處于明顯的下風。
因為在小規(guī)模前哨戰(zhàn)中,明軍的燧發(fā)槍相比建奴的大稍弓毫無優(yōu)勢可言,其中最為致命的缺陷就是火力延續(xù)性太差。
一個訓練有素的斥候騎兵雖然也能在馬背上完成裝填,但是速度卻極慢,正常十幾秒鐘就能完成裝填操作,但在飛奔的馬背卻要一分鐘甚至更久。
然而建奴的大稍弓卻可以在半分鐘內射出十幾支重箭。
所以前哨戰(zhàn)中,明軍斥候就只有一次機會,容錯率極低。
偏偏燧發(fā)槍的精度又不行,很難把握住這唯一的一次機會。
所以在小規(guī)模的前哨戰(zhàn)中,明軍的斥候騎兵一直處于下風,吃了不少虧。
朱慈炯一邊策馬前行,一邊詢問徐應偉道:“徐給諫,你們隊形這么散,難道就不怕遭到建奴夜不收的突然襲擊?”
“怎么不怕?!毙鞈獋o奈的說道,“但是不拉開更加危險。”
旁邊的徐烏牛便接著說道:“定王,我們之前有次巡邏的時候沒有拉開,結果中了大隊建奴騎兵的埋伏,險些被全滅?!?br>
徐應偉說道:“這邊雖然都是平原,但是草長得太高,千兒八百甚至上萬的騎兵隱藏在草叢中,不走近根本發(fā)現不了。”
說到這一頓,徐應偉又道:“為了免遭大隊建奴騎兵的合圍,我們的斥候騎兵只能拉大互相之間的間距,即便會因此遭受建奴夜不收突襲也是在所不惜,這大概就是圣上常說的兩害相權取其輕吧。”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