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此刻,明軍正在盛京城內(nèi)的大街小巷中瘋狂追殺建奴。
追著追著,徐烏牛就跟身邊的小伙伴跑散,只剩下一個人。
即便如此,徐烏牛心下也不帶半點害怕的,當年的九邊明軍對建奴充滿了畏懼,幾乎是聞建奴而色變,但是徐烏牛這樣的新軍卻不怕。
初生牛犢不畏虎,新軍將士還沒挨過建奴的錘。
拐了個彎,徐烏牛就看見兩個建奴返身向他撲過來。
敢情這兩個建奴被徐烏牛追進了一條死胡同,無路可逃了。
徐烏牛見此絲毫不慌,先是冷靜的抬手一槍,打死了沖在前面的那個建奴馬甲,接著扎好馬步擺開了拼刺的架勢。
后面的那個建奴頂多十五六歲,長得挺壯實,但是明顯沒有父祖兩輩那樣善戰(zhàn),膽氣上也是略遜一籌,面對一個落單的明軍居然生出了一等膽怯之色,左手攥緊了大稍弓,右手就往肩背上的箭囊去摸箭失。
然而卻摸了個空,帶的十三支重箭早用光了。
看到明軍正在快速的裝填彈藥,建奴的心態(tài)就崩了,將手中大稍弓往地上砸斷,然后翻手抽出腰間的斬馬刀,嗷嗷叫著向徐烏牛沖過來。
徐烏牛果斷停止裝填,先是用刺刀輕輕一挑,便將建奴斜斬而下的斬馬刀挑開,再順勢一記挺槍突刺,鋒利的刺刀一下就扎進建奴心口。
一刺刀捅死建奴,徐烏牛又接著完成彈藥裝填。
等重新完成裝填之后,徐烏牛才彎腰撿起建奴遺落的鋼刀,又將一老一少兩個建奴的首級割下來,拴在自己腰間。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