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彬兒說,朝廷對考評的事特別看重,皇帝陛下還親派學政官員前往各地監(jiān)察,想想也知,要是能從書院脫穎而出,前途絕對不可限量。”
“登州偏僻,只有長平書院一所最知名的書院,這書院的山長還不是普通人?!?br>
“彬兒去拜訪過他老人家,此人叫徐忠明,字介之,好似還做過帝師,皇帝老爺對其非常信任。”
“你弟弟要是到長平書院求學,可比他在京城和那些個權(quán)貴子弟爭鋒要好得多,至少機會比留在京城大?!?br>
楊玉英:“……”
“我楊家只剩下我一個女兒,可沒有弟弟能享這等好事?!?br>
“什么話,楊家沒男丁了,若林不也是你弟弟?他將來一定孝敬你?!?br>
沈若林是沈若彬的幼弟,今年也十六歲,比楊玉英小倆月,那到是沈家唯一一個沒和趙錦很親近的,一直就是面子情。
唔,對自己也是面子情,雖然她供那小子讀書讀了好些年。
沈家人在讀書方面都還算一般的有天分,連沈若雨也能寫一寫風花雪月的詩詞。
“我兒從董周先生那探聽到,長平書院這位山長喜歡弈棋,你不是有一套《見山堂弈譜》,是叫這個名吧,趕緊找出來,讓彬兒給徐山長送去?!?br>
“這等關(guān)鍵時刻,可不是鬧別扭的時候,還有你要彬兒還你什么嫁妝,還驚動了登州知府,這像什么樣?自己家里的私事,如何要讓外人看笑話?!?br>
沈母面上隱帶一點驕矜,還有些隱秘的得意,“彬兒有大志向,下定決心要帶職再參加國考,朝廷如今重人才,我兒必能脫穎而出,到時說不得會連升三級,也給你掙回一誥命來?!?br>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