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疊家書有一封是寫給林守一的,李寶瓶最多,有三封,就連陳平安也有一封。李槐兩手空空,最后找到差不多光景的朱鹿,笑道:“還好咱倆同病相憐?!?br>
朱鹿置若罔聞,走到窗口附近獨自遠望。
小小枕頭驛曲徑通幽,竟然營造出幾分庭院深深的世家園林意味??拷皯粲幸黄o人感覺不過巴掌大小的湖,養(yǎng)著一條條臃腫肥胖的紅黃錦鯉。
林守一的家書只有一張信紙,沒有幾個字。少年深吸一口氣,將所謂的家書放回信封,臉色陰沉地離開驛舍。他用五指死死攥緊那信封,除了三十余個字跡潦草敷衍的行書,信封內還有一張三百兩銀子面額的大驪最大錢莊的銀票。
陳平安挑了個僻靜位置坐下,見李寶瓶跑過來,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笑道:“我如果有不認識的字,會問你的?!?br>
李寶瓶這才返回桌子那邊開始拆信。三封家書,分別來自父親、大哥和二哥。
李寶瓶一封封拆過去,父親李虹在信上說著噓寒問暖的言語,一如既往,毫無嚴父的架子,都是叮囑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比如天冷多穿衣、出門在外別怕花錢,再就是每次經過驛站一定要給爹娘寄家書,絮絮叨叨,五六張信紙就這么翻沒了。李寶瓶嘆息一聲,望向坐在桌對面喝茶的朱河,憂愁道:“爹娘什么時候才能不把我當小孩子???”
朱河忍俊不禁。
李寶瓶瀏覽第二封信,是大哥寫的,說他如今正在家里研讀經籍,準備明年參加科舉。信上端端正正的楷體字仿佛充滿了先生夫子正襟危坐的韻味,每個筆畫都透露出濃重的謹小慎微。內容簡明扼要,滿篇說的都是圣賢大道理,要她不可怠慢了朱河、朱鹿這對父女,不可以家生子視之,要她多聽陳平安的話,要能吃苦耐勞,少給別人添麻煩。只是在信的最后,自幼恪守禮儀規(guī)矩的大哥告訴她,她小時候從溪里抓回家的那只螃蟹,如今已經被他養(yǎng)出了心得,要她只管放心。
李寶瓶揚起手中的信紙,跟朱河告狀道:“大哥最不心疼我。”
朱河忍住笑意,心想:小姐你就得了吧,誰不知道李家上上下下就屬大公子最心疼你。那么一個說起道理來連老祖宗都頭疼的書呆子,第一次喝酒,竟然是因為妹妹偷偷把他的茶水換成了自家釀的桃花春燒,這下把大公子給氣得差點崩潰,就連老爺夫人見到之后都犯怵,根本不敢勸說什么,只敢跟在跑去找妹妹興師問罪的兒子身后,生怕這個略顯迂腐的兒子一氣之下會動手教訓小女兒。
不承想,當大公子看見妹妹站在院門外,雙手叉腰,一副視死如歸的樣子,又被自己不舍得罵她一聲給結結實實氣到了,轉頭就走,生了好幾天的悶氣。那年他便在院子里埋下了一壇桃花春燒,等到妹妹問起,就說要把她嫁出去,嚇得小女孩偷偷離家出走,一個人在龍須溪邊逛蕩了一整天,還差點躲到山里頭去了。等到李家察覺,老祖宗勃然大怒,才出動所有人去找尋。最后還是這位大公子將功補過,在溪對岸的一座小廟里找到了睡在長木凳上的可憐孩子,背著她回了家。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