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萱走進(jìn)勞保五金店,店里也有賣鐵鍋和刀具的,和百貨大樓相比,估計價格能便宜點。
“師傅,那個燒水壺多少錢?”
“八塊六,一張工業(yè)券?!?br>
價格還能接受,姜萱又問:“那個鍋怎么賣?”
姜萱說完,屈指敲了敲鍋面,聲音叮咚清脆,是一口好鍋沒錯了!
“十五塊。”
“……十、十五塊?”姜萱驚呆。
老師傅抽了一口旱煙袋,見她這個反應(yīng),指著鐵鍋道:“你挑的是尺寸大的,那個當(dāng)然貴了,你看看下面那排鍋,尺寸小一點,正好方便在鐵皮爐子上用。價格也便宜,十塊出頭。”
姜萱低頭看了眼,一口一口鐵鍋尺寸不一,甚至還有口徑更小的,大概有兩個手掌那般大。
考慮到實際用處,家里只有她和鄭西洲兩個人,每次煮的飯菜也不算多,不如買兩個小鍋得了。
萬一家里的燒水壺和鍋都被收走了,大家都要用笨重的瓦罐燒水做飯,燒半天才能把水燒開,費時間不說,還費柴火。
那種環(huán)境,姜萱哪敢光明正大拿出燒水壺?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