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京前岳山好好的和段綸拉了拉關系,效果顯著。這次出行工部支援了各種工匠百余人,還有數(shù)百造船工匠正在趕來的路上,還派了一個郎中親自帶隊。
當然了,岳山心中清楚,這個郎中是過來偷師的。
如果岳山如約把鹽場移交給工部,那最好不過。如果他返回,那工部也可以靠著鄧建等人另起爐罩。
都是千年的狐貍,哪有白給的好處。
不過他并不反對段綸的小算盤,一是他真沒打算賴賬;二是工部對他的支持是實打實的不參雜任何水分,這是一份大人情。
岳山和百騎司一起走陸路趕來,鄧建則帶著工匠和物資走水路而行,到的要早了幾天。
這幾天他可沒有閑著,除了營建新營地,還要查看沿海的地形,尋找適合打造鹽田的位置。
這幾天他把周圍十幾里的地方都看了一遍,對這一帶的地形非常熟悉,見岳山提問也不慌。拿出一份地圖道:
“岳候請看,這里就是水師大營所在地……周圍全是平原地區(qū),隨便尋找一處地方修筑水壩阻擋潮水倒灌,就可以營造鹽田?!?br>
岳山看了看地圖,周圍的地形確實比較單一,除了幾條河流全部是平原,還有零星的樹林。
他又仔細回憶了一下前世的全國地圖,這里應該是濱州市地界,如果再往具體點推測,很可能是東風港到新立堡島一帶。
至于是不是,他也不敢肯定。但想來即便不是距離也不會太遠。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