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蕙芷點頭笑道:“壺口瀑布一年四季各具特色,春秋水清之時,陽光直射,彩虹隨波濤飛舞,堪稱奇麗,夏季湍流急下,水霧騰空而起,似從水底冒出滾滾濃煙,遠(yuǎn)近十?dāng)?shù)里皆可見聞,而到了冬季,水流從兩岸形狀各異的冰凌、層層疊疊的冰塊中飛流直下,仿如冰橋凌空飛架,兩岸冰峰倒懸,天地之美,莫過于此!
現(xiàn)今是八月時節(jié),水流不大不小,正是觀賞瀑布的最佳良機,可惜啊,楊郎連船都沒備,看來是待得冬季河面封凍才會攻打?qū)Π读?,不過……有機會的話,能看到冰瀑也算不錯。”
宋袆把妙目移向了楊彥,就是荀灌都是美眸中含著期待。
楊彥不解風(fēng)情的搖了搖頭:“黃河岸邊,除了蒲坂,并無戰(zhàn)略性要地,此次入并州的目地,是于拓跋部與石氏兩敗俱傷之后,擇機一舉而殲之,故而只會向并州內(nèi)地進(jìn)軍,不可能迂回至上游河岸。
更何況殲滅了拓跋部主力,還須與荀豹夾擊襄國,因此冬季一來,必大戰(zhàn)連場,沒時間往壺口去看瀑布,只能留待日后了?!?br>
“哦!”
宋袆的俏面立刻晴轉(zhuǎn)陰,失望之色溢于言表,但她也明白軍國大事非同兒戲,因此倒沒向楊彥投去幽怨的眼神,只是又問道:“陸娘子,你剛剛提到,上游的水面才百來丈寬,如果冬季河面結(jié)冰,從上游渡河,或是以騎兵繞過去,兩面夾擊,豈不是勝過在此處強攻硬打?”
陸蕙芷搖了搖頭:“往上游去,多為河谷,深皆四十丈以上,這已是一道難以逾越的天塹,馬匹根本過不了河,而且西面雖是平原,黃河以東卻是連綿呂梁山,即便人勉強過河,翻越呂梁山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以疲憊的步卒繞道攻打浦坂關(guān),除了勞師耗財,是半點作用都沒有,倒不如冬季從正面攻打。
其實,于此隔河設(shè)兩座關(guān)隘是有道理的,戰(zhàn)國時期,秦魏隔河相峙,此地處于晉秦之間的交通要沖,南過黃河,可達(dá)潼關(guān),亦可抵長安,實為山河要津,故歷代兵家常常在此爭奪,秦穆公三十六年公元前624年,秦將孟明視濟(jì)河焚舟,漢朝初年,魏王豹謀獨立則絕河關(guān),均在此處。
關(guān)鍵在于,該處水勢相較于上游要平緩了許多,黃河在龍門今山西韓城市北30公里雖然河道較窄,寬度僅有二十丈,但水流洶涌,河床離開龍門后,河面漸漸才變得開闊,早先這里有一座浮橋,兩岸民眾可直接往來,初建于秦昭襄王五十年公元前257年。
你們看,前方河道中間有一塊沙洲,上有一座廢棄的土城,名為中渒城,當(dāng)時的浮橋,就是東河一座,西河一座,把臨晉關(guān)、中渒城與蒲坂關(guān)三城連接起來,稱為一橋鎖三城。
后魏王豹謀反,此橋被焚毀,漢高帝定鼎天下又著人重建,歷時五百余年,其間不斷修繕加固,卻于晉室國亂之時再遭焚毀,從此兩岸隔絕往來。
此橋是將千艘艦船以竹質(zhì)扁條編制成竹索,辮笮捆扎連接,兩旁再用長而堅韌的木緣加固,又用竹索牽引橋的兩端固定在河兩側(cè)的石堤岸上,其中八個鎮(zhèn)橋鐵牛,成對分立在黃河兩側(cè),用鐵鏈和竹纜將橋身緊系于同鐵牛一起的鐵山上,增加浮橋的強度和穩(wěn)定性,如今河的兩邊,還存有固定浮橋用的大鐵牛呢!”
【本章閱讀完畢,更多請搜索666文學(xué);http://m.hzkaidi.com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