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喊聲傳到了城頭,石勒氣的臉色發(fā)青,叫老子饒命?你娘的有沒有搞錯?他不敢相信,這就是自己曾引以為豪的大趙勇士。
這也是他沒有經(jīng)歷過冰河邊那恐怖的一幕,才沒法理解俘虜們的心境變化,當時要么掉河里凍死,要么被明軍殺死,身處于絕境之下,心靈崩潰了,什么傲氣傲骨,全拋到了腦后,只要能活著,別說跪地求饒,就是驅(qū)趕當先登攻城,都趨之若鶩。
“二!”
“一!”
荀虎停頓了片刻,見石勒沒反應,于是繼續(xù)數(shù),當一字脫口,楊彥道:“殺!”
明軍將士高高舉起大刀斧頭,俘虜們也絕望的閉上了眼睛,城頭突然傳來一聲喝止:“刀下留人!”
楊彥抬頭看去,幾名道人探出了光溜溜的腦袋,其中一人單手合什,喚道:“阿彌陀佛,貧道帛尸梨密多羅,來自于龜滋,與佛圖澄誼屬同鄉(xiāng),見過明王?!?br>
楊彥眉頭一皺。
此人在歷史上倒有些名聲,原是龜茲國太子,讓位給其弟,自己拜入佛門,永嘉年間,由龜茲游歷至中土,于建康受到了王導和王敦的稱贊,庾亮、謝琨、桓彝、卞壺等名士也與他情趣相投,頗有來往,稱之為吉友,后北上云游,又于襄國受石勒禮敬。
楊彥淡淡道:“原來是吉友道人,不知所為何事?”
“阿彌陀佛,明王客氣了!”
帛尸梨密多羅宣了聲佛號,便道:“與樂曰慈,拔苦曰悲,四無量心中之二無量也,智度論二十七曰: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一切聲聞、緣覺、菩薩、諸佛如來,所有善根,慈為根本,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又,慈悲為萬善之基本、眾德之伏藏!
貧道聽聞佛圖澄師徒受明王信重,頗為欣喜,又知明王對佛經(jīng)義理多有精研,且施仁政,輕徭賦,實乃持哀愍之念以憐物之謂,既如此,何必斬殺俘囚?”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