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排衙,排衙在通判廳里舉行,病愈歸來的樂天赫然站在一眾官員里,在一群年紀在三、四、五十歲諸年齡段的官員中,那張年輕的臉顯的得特扎眼。
葉知州上表自劾閉門思過,州衙大堂自然便空下來,排衙儀事必然在通判堂上進行。
在黃通判眼中看來,樂天上差,頗有幾分看自己笑話的意思,能給樂天點好臉色才怪。
衙參過后,一眾官員便要各自回衙,只聽得州衙大門外人聲鼎沸,又響起了哄鬧聲。
坐于通判大堂上的黃通判覺得面子掛不過去,吩咐一眾快伇班頭道:“今日再有人敢哄鬧州衙,盡管給本官打將出去?!?br>
黃通判卻是失算了,蔡州這等大地方不是鄉(xiāng)野小縣,衙門里的差伇說上幾句大話,打幾下板子就能把小民嚇的唯唯諾諾,州城里民眾階層眾多,大宋又法制建全,這些民眾們遇事身來喜歡用打官司來解決,若是遇到州府這等硬碴子又無法解決,保不準就聚眾哄鬧,昨日之事便可見一斑。
待那快伇班頭得了黃通判指令出得門去,在州衙外狐假虎威張揚了一番。
片刻后,只聽得有百姓叫道:“半月前四百文一石米,眼下米價卻一日三漲,昨日己經漲至一千二百文一石,還讓我等活命否?”
又有百姓說道:“州衙官員毫不做為,也不出面抑制米價,我等百姓快無生路了。”
……
一時間群情激憤,圍在衙外的百姓個個叫嚷。
被一通口水淹沒的快伇班頭,越聽越是生怒,叫罵道:“你等吃不上糧食,就能怨到州衙么,要怨你去怨那些哄抬糧價的奸商去,賴在州衙門前,難道糧價就能降下來了?”
有人聽這快伇班頭叫罵,心中立時不服起來:“現下糧米價格恁貴,官倉不糶米濟民抑制糧價,爾等卻說出這樣混賬話,是何道理?”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