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條消息對汴都百姓沒有什么影響,但對于太學生們來說無疑是為利好消息,要知道太學生們雖然是國家管吃管住享受免費義務教育,卻沒有什么津貼可以發(fā)放,平常同窗往來交際也需要不少的花費,早晚有個頭痛腦熱也要花錢,對家境好的士子來說這都不算事,但對于家境差的太學生來說,這無息助學貸款絕對是個大好消息。
第一道告示只是驚動了太學生,第二道告示則引起了朝野嘩然。就在中華票號放出這兩道告示放出的第二日,朝堂之上立時有人將這兩道告示當做了攻擊樂天的把柄,來攻擊樂天邀買士心,蓄意不軌等罪名。
正在大內(nèi)的鄆王趙楷聽聞這個消息,著實是吃了一驚,甚至額頭上有冷汗冒了出來,整個汴梁城誰不知道自己是中華票號的股東,這條消息擺明了是自己有招攬士心之嫌,將自己與太子趙桓爭嫡之事由暗中推到了明面,甚至心中對樂天生了責怪之意。
或是經(jīng)過有心人的授意,或是圖個刷名望刷存在感,彈劾樂天的奏疏,在徽宗趙佶的案頭摞了足有二尺多高。
便是徽宗趙佶看了奏疏之后,也是緊鎖眉頭,又見百官輿情洶洶,最后命人傳話,召樂天前去垂拱殿自辯。
距離上一日樂天去垂拱殿自辯只隔了三日,樂天再一次以布衣之身立于丹墀之下。
滿朝朱紫貴,一人著貂裘!
樂天的出場,端的很是風|騷。
相比于前朝后世,宋朝官員官服樸素,胸前沒有補服什么的,三到六品盡是一襲大紅大紫,再輔以一頂長翅烏紗,給人以一種審美疲勞感。一襲富家子弟裝束又以平民之身的樂天,在三日之后再度出現(xiàn)在眾人的眼前,年輕英氣,與一眾三十到六十多歲的百官們形成鮮明的對比,如同鶴立雞群一般,顯的另類到了極點。
見到樂天、還有這兩日朝堂上掀起有關(guān)于樂天的爭論,一眾官員心中忽生出了一種感覺:樂天離的開廟堂,廟堂卻離不開樂天。
戶部侍郎唐恪出班,“臣有本上奏!”
“唐卿,講!”高坐于丹墀之上的徽宗趙佶示意道。
唐恪奏道:“陛下,臣認為樂天開辦票號,為太學生辦理無息助學貸款、為官員辦理低息貸款一事,實有邀買士心、官心,圖謀不軌之嫌!”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