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英國公府是寄希望于,他能夠接替楊洪成為宣府總兵,然后繼續(xù)立下戰(zhàn)功,博得一個爵位,正式踏入勛貴的行列的。
但是機緣巧合,他被調(diào)回了京師,也先又被攔在了紫荊關(guān)外,于是,他也就只能暫時待在五軍都督府。
可即便如此,在英國公府數(shù)次冒險在朝堂上博弈之時,都沒有讓他出面,因為怕他被折進去。
如今,朱謙都被迫站出來了,看來英國公府這邊,真的是沒招了。
不過,也怪不得他們。
英國公府能夠依仗的,無非是背后的勛貴力量,和大批中低階的武臣。
但是,登聞鼓前朱祁鈺杖責了十七家勛貴,他們現(xiàn)在大多連床都下不來,其中就包括,唯一一個還算是能說得上話的寧遠侯任禮。
至于中低階的武臣,大多是沒資格上殿的,就算是上了殿,這種大事,他們張口也沒什么份量。
要不是被逼急了,他們也不會讓朱謙開口。
隨著朱謙說完,張輗也上前道。
“陛下,舍弟張軏有罪,臣不敢推脫,但是還請陛下念在張家一門忠烈,稍稍寬宥?!?br>
“當初太祖立國,元軍犯境,家父跟隨太宗皇帝,輾轉(zhuǎn)邊境,抗擊元軍,三征野人諸部,其后,太宗皇帝起兵靖難,東昌一戰(zhàn),太宗皇帝身陷重圍,家父以弱攻強,率軍突襲,為救太宗皇帝性命,寧死不退,力戰(zhàn)而亡?!?br>
“家兄承襲父志,四征交趾,平定安南,為朝廷開疆拓土,三從太宗皇帝北征,鞍前馬后,古稀之年,尚從太上皇出征,戰(zhàn)死沙場,一心為國?!?br>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