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桂清與王有齡皆精明強干、頗識時務,日后他們投順革命軍,難保不被重用。
現(xiàn)在何桂清身處危城,自己跑過去送信。這種患難真情,可不是金錢所能賄賂的。況且,自己慷慨赴難,也能博得1個講義氣的名聲,日后吹噓起來,是1件極有面子的事。
胡雪巖做生意鋪子很大,1面靠官場,1面靠江湖朋友。他混入了“漕幫”,輩份很高,又與太湖流域的“槍船幫”暗通聲氣。
在漕幫和槍船幫的護衛(wèi)下,胡雪巖躲過亂兵,有驚無險來到常州城下。
何桂清聽說胡雪巖持有王有齡的密信,宛如盼到了救星。他不顧官場禮節(jié),跑到督署衙門門口親自迎接胡雪巖。
拿到王有齡的密信,何桂清匆匆瀏覽1番,確是王有齡親筆所書。王有齡勸他堅守常州,千萬不可擅離常州。
何桂清把胡雪巖讓進簽押廳,屏退眾人,問道:“雪軒,蘇州那邊情形如何?張殿臣能守住蘇州嗎?”
雪軒是胡雪巖的號。放在平時,何桂清與胡雪巖地位懸殊,何桂清根本不會接見胡雪巖,更不會親昵地稱他雪軒。
至于張殿臣,其實就是張國梁。張國梁原名張嘉祥,原是天地會頭目,江湖綽號“大頭羊”。投降清朝后,他改名張國梁,字殿臣,如今已是江南提督、江南大營“幫辦軍務”。
江蘇的官場特別復雜。張國梁與頂頭上司和春勢同水火,何桂清與和春亦不睦。所以,何桂清與張國梁相善。
同樣的,何桂清是兩江總督,徐有壬是江蘇巡撫,兩人都管得到江蘇,都是能吏。何桂清與徐有壬同樣不和。
張國梁受和春之命,前往湖州堵截革命軍,連戰(zhàn)皆不利,只得退往蘇州。
眼下,和春戰(zhàn)死,江南大營另1員大將張玉良也戰(zhàn)死,各部潰不成軍。惟有張國梁麾下的捷勇,建制還算完整,尚可與革命軍1戰(zhàn)。
此時的張國梁,也成了何桂清眼中的救命稻草。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