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悠,你們一起忽悠!”陳成冷笑,打定了主意,一定是李嚞幾個買通了詩榜辦事處蕭子平那幫小編,聯(lián)合起來用這種低級的謊話在忽悠自己!
你們這種話還是騙鬼去吧!
這時候李大吉m0著下巴的G0u道:“或許,陳兄弟真的知其一不知其二了。”
“哦?”陳成看著他。
《阿含經(jīng)》這個名字,對於後世人來說,很少有人聽過,但它在佛教經(jīng)典中,是占有相當高的地位的,被後人稱為“萬善之淵府,總持之林苑”?!斗g名義集》中把“阿含”譯為“無b法”或“教”,意思是“法之最上者也”。無論是漢傳佛教大乘佛教還是南傳佛教小乘佛教對《阿含經(jīng)》的研讀從沒有停止過,大名鼎鼎的《四十二章經(jīng)》豈是就是選取了《阿含經(jīng)》中的部分內(nèi)容翻譯而成。
這經(jīng)沒問題,問題在於《楞嚴經(jīng)》上。
雖然《楞嚴經(jīng)》和《楞伽經(jīng)》兩者名字只相差一字,可區(qū)別很大。
《楞嚴經(jīng)》為大乘佛教經(jīng)典,全名《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jīng)》,乃是佛祖對阿難講的就是西游記向唐僧索要“人事”那兩位元之一,主要內(nèi)容有“七處征心、八還辨見、二十五圓通”以及修行過程中的偏頗指正,從指出人常識中的缺陷直到證入如來、修正法門、修行過程中會出現(xiàn)的種種偏差等都做了詳細的描述,可以說,單單鉆研一本《楞嚴經(jīng)》就可以明白佛教修行的整個過程。
《楞伽經(jīng)》全稱《楞伽阿跋多羅寶經(jīng)》,是佛祖對大慧菩薩說的,主要講如來藏的含義,“一切佛語心”更是點名奧義。
這兩部經(jīng)區(qū)別在於《楞嚴經(jīng)》重在“見X修根”的原理,《楞伽經(jīng)》重在唯心分別境界的修證。
如果這些全部不懂,也沒關(guān)系,只需要知道二者最大的區(qū)別:
相對于《楞嚴經(jīng)》,《楞伽經(jīng)》更加晦澀難懂。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