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這么一夜的大雨,這會兒雨勢漸天色微亮,隱約倒是能夠看見田莊的大概模樣。
英王坐了車上,從窗內(nèi)望去,只見呂安邦的田莊青瓦高墻,房屋伴水,良田無數(shù),看起來堪比江南的富庶。
這呂安邦雖然是京城官宦人家的一個笑話,可這個莊子,倒是頗有幾分味道。英王心想,或許,是他兄長呂安國置下的莊子,也未可知。看這莊子,想來大同守備這幾年,日子過得十分富足吧。
一路上,英王想著呂安國在大同的事情,琢磨著如何收為己用,又不被肅宗發(fā)現(xiàn)。他這個兄弟呂安邦,倒是個不錯的突破口。
這次呂家的田莊出了三四條人命,又被五城兵馬司的人給撞上了,連錦衣衛(wèi)都插手了,事態(tài)已經(jīng)十分嚴(yán)重了。
若是他們英王府這次能夠援之以手,說不定,可以賣呂安國一個人情。這事,還是回去問問顏元初吧,英王一邊琢磨,一邊想著自己手中已經(jīng)掌握的勢力。
這些年里面,英王幾乎沒在京城居住,常年在洛陽一帶活動。而他之所以去洛陽,就是因為肅宗不放心洛陽的六皇弟賀鐸。六皇子雖然已經(jīng)改姓為賀,中毒之后又聾又啞,可他和五皇子當(dāng)年,對肅宗可是十二分的不友好。
肅宗的母親鄧太后當(dāng)年之所以被太宗選為皇后,就是因為她背后沒有實力,拿她做個傀儡,十分簡單好控制。若是選了有背景的妃子為后,賀太后那一關(guān)就過不了。所以,太宗選了鄧氏,卻對他們母子并不怎么用心。也正是因為太宗的不用心,鄧太后才把兒子平安撫養(yǎng)長大。
可是,自古以來都有名正而言順的說法,鄧太后跟肅宗這個三皇子占據(jù)了嫡出居長的位置,自然有人就會盯上他們。
反對賀皇貴妃一系的朝臣,就捧了鄧太后和肅宗母子做擋箭牌,說太宗皇帝有中宮皇后,有嫡出長子,立嫡立長,都該三皇子居先。
不管他們是真心誠意捧肅宗上位也好,還是利用肅宗母子的身份跟賀家對抗,總之,肅宗怎么都沒法擺脫棋子的命運。而下棋的,正是他的父親太宗,對弈的一方,卻是太宗的嫡母賀太后。
所以,在跟賀家斗智斗勇這么多年之后,肅宗對賀家的人,有一種風(fēng)聲鶴唳的危機感。一聽說遠(yuǎn)在洛陽的洛陽王,病情有所好轉(zhuǎn)了,肅宗在京城就吃不下飯,睡不著覺,非讓英王去洛陽盯著這個六皇子。
而英王,也從肅宗的這種風(fēng)聲鶴唳的狀態(tài)中獲利了。
太宗的十三個皇子,在清算賀家之后,也所剩無幾了。有些折在賀家手里,有些是賀家血脈留不得,也有些是誤傷,最后就剩了五個。
肅宗是三皇子,居長居嫡,最后得了天下。英王是最小的皇子,養(yǎng)母方太妃是鄧太后一系的人,自然跟著肅宗了。肅宗登基之后,英王就成了他最信任的兄弟。
其余三個皇子,一個是賀皇貴妃所出的六皇子,中毒后又聾又啞,改姓為賀,承了洛陽王的嗣。還有兩個,就是老好人福王,還有萬事不合作永遠(yuǎn)臭屁臉的榮王。
對于福王和榮王這兩個兄弟,肅宗一向不怎么信任,福王再怎么笑,肅宗都覺得他不安好心,是個笑面虎。而榮王則是里外一樣臭屁不合作,肅宗跟他兩看相厭,盡量不打照面。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