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前朝大梁的例子再前,大楚一朝的封藩,一向十分謹慎。藩王若是有地有錢,手里又有兵權,怎么可能不生出異心。大家都是龍子龍孫,憑什么他們不能做天子?所以,大梁就這么滅國了。藩王爭斗不休,被大楚的周家太祖撿了個大便宜。
大楚開國之后,太祖沒有封藩,到了太宗的時候,因為太宗受制于嫡母賀太后,倒是封過幾個藩王。
只是賀太后一死,太宗開始清算賀家,順帶把這幾個藩王,也給擼了。雖然沒有撤藩,卻逼死了兩個老王爺,奪了他們手里的兵權,順便還收了財稅方面的特權。
所以,到了肅宗一朝,他死活拖著不愿意封藩,朝臣們的反對意見也不是很大。一方面,前朝的藩王之亂,已經(jīng)是寫到史書上的禍國之根本了,人都懂這個道理。
另一方面,大楚前面兩個皇帝,誰也不怎么封藩,所以到了肅宗一朝,并無舊例可循。
所以,福王和榮王雖然盼著肅宗封藩,心里卻沒什么底氣。因此,宗人府缺個管事的王爺,福王聽說了,就半推半就地去了。他在皇親國戚里面還有些人緣,倒是能替肅宗做些事情。
而福王又一向以老好人著稱,做起宗人府的事情,倒是得心應手的很。只是這樣一來,福王這一生,都沒有出京就藩的機會了。
所以,英王想出京城的時候,顏元初就跟他分析過了,若是想要名正言順地就藩,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只是,如果不是名正言順,那他就有三十六計,計計都能讓英王出京。
顏元初的話出口沒多久,洛陽的洛陽王就出事了,明明早已經(jīng)中毒又聾又啞了,而今卻有好轉(zhuǎn)的跡象。
肅宗一著急,就讓英王這個剛滿十四歲的少年,替他出京查看去了。英王是肅宗自小看著長大的,雖然是兄弟,可英王的年紀和肅宗的太子一般大小。所以,肅宗提防誰,都不提防這個十三弟。
再加上,洛陽王名義上是外姓藩王,實際上卻是太宗皇帝的兒子,里面的關系錯綜復雜,派外人去洛陽,實在有些不合適。
而英王既得肅宗信任,又是宗室之人,讓他去看著洛陽王,就等于是肅宗親自去看了,名正言順的很。
這些年里,英王就在洛陽住著,肅宗為了體面,給他在長安賜了宅子。朝里朝外也有傳聞,說是肅宗有打算,讓英王在長安做個太平富貴的藩王。
可是英王自己心里有數(shù),他這個皇帝兄長,心胸可沒有那么寬廣。所以,洛陽的事情告一個段落,英王就直奔京城,回宮跟肅宗報告一二。
【本章閱讀完畢,更多請搜索666文學;http://m.hzkaidi.com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