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1年3月25日,新加坡港。
“天龍”、“青龍”兩條鐵甲艦的艦艏在海面上劃開了雪白的浪花,緩緩的駛進(jìn)港內(nèi)。
軍艦的兩側(cè)上都站滿了水手,這些穿著白色水兵頭,頭戴無桅帽的水兵們就那樣站在舷邊,他們好奇的張望這個港口。
這還是他們第一次造訪新加坡。
趙勇富和孟慶恩都站在艦橋里面,注視著眼前的這一切。
新加坡就呈現(xiàn)在他們的面前,看著港灣中的點點白帆,其中不少掛著中式硬帆的小漁船。就連同船上的漁夫,看模樣似乎也是華人。
“這座城市過去就是一片荒地,就是華人開創(chuàng)了這座城市,這里90%的居民都是華人!”
趙勇富說道。
“但……這里懸掛的卻是英國的國旗!”
這座城市或許是華夏人建立的,但是這片土地和這座城市卻是屬于英國人的。華人不過僅僅只是一群在英國人統(tǒng)治下的移民而已,他們甚至沒有任何政治上的權(quán)力!
港口當(dāng)中,兩條泊停著兩艘英國鐵甲艦。穿著水兵服的皇家海軍水手,只是是看了一眼造訪的兩艘鐵甲艦,也就僅此而已了,作為馬六甲海峽最重要的港,幾乎每天都會有軍艦途徑這座港口。
這只是一次正常的路過而已!
對,就是路過!
嗚嗚聲的汽笛長鳴聲中,鐵錨拖著鐵鏈沉入海底,在兩艘軍艦的周圍,已經(jīng)圍上了十幾艘小船,船上的船家手舉著成籃的水果、蔬菜,用生硬的英語單詞吆喝著。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