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聾兒再去那位佛子出身的儒家圣人那邊——位于城頭另外一端的盡頭。老聾兒說了差不多的言語,那位儒家圣人也說了些,老聾兒點點頭,再去找那個極高處云海之中的老道人,是那道祖座下大弟子的大弟子,等到老道人說過了些話,老聾兒這才離開城頭,去往那座由他負(fù)責(zé)鎮(zhèn)壓數(shù)千年之久的牢獄。
這座牢獄沒有名字,也怪,越是境界高的大妖,越是關(guān)押在距離地面近的地方。老聾兒經(jīng)過一座座牢籠的時候,謾罵聲、譏諷聲反正都聽不見,至于大妖震怒,牽引整座牢獄都震動不已的動靜,老人更是不予理睬,頭也不抬,便也見不著那些刻骨銘心的仇恨視線。最后去底層看那些境界不高的妖物,傳授劍術(shù),學(xué)與不學(xué),無所謂,反正都是死,早死晚死,哪個更幸運些?不好說。
老大劍仙先前與他吩咐了一件事,需要他去城頭廝殺的那一天,除了憑借功勞換來的三條金丹境劍修的小命,按照約定,可以留下,牢獄里其他的妖族要全部宰掉。如果這句話沒聽進(jìn)去,那就真要聾了。一頭死了的飛升境大妖,怎么能不聾?
老聾兒沒覺得有什么好怨懟的,幾千年來,挑挑選選,只先后挑選了三頭妖物。唯一的問題就在于,再好的資質(zhì),能夠壓境多時,時日久了,也會不得不破境。理由很簡單,境界不夠,活不了幾百年幾千年,就會自然而然地死去。所以歷史上死了幾個,老聾兒便要惋惜幾次,如今還活著的三個不記名弟子,已經(jīng)死了不知多少個悄然學(xué)劍悄然而逝的師兄。
三人當(dāng)中,一個才洞府境,一個龍門境,一個是幾乎就要失心瘋了的金丹境瓶頸。
老聾兒在收徒這件事上,很開誠布公,是我的弟子了,成了元嬰境,就得死,故而破境一事,自己掂量。
劍氣長城和城池之外,除了最北邊的那座海市蜃樓,還有甲仗庫、萬壑居以及停云館這樣的劍仙遺留宅邸,其實還有一些勉勉強強的形勝之地,但是稱得上禁地的,不談老聾兒管著的牢獄,其實還有三處:董家掌管的劍坊,齊家負(fù)責(zé)的衣坊,陳家手握的丹坊。
劍坊所鑄之劍,從來沒什么太好的劍,法寶都算不上的制式長劍而已,劍仙愛要不要,只要是登城的劍修,都會贈送一把,一樣愛收不收。
事實上許多劍仙,還真就偏偏喜好懸佩劍坊鑄劍,以此殺妖無數(shù)。
衣坊編織折法袍,品秩一樣不高,看上去很是兒戲一般。
只是這兩處,明白無誤,就是劍氣長城最不可或缺的存在。
丹坊的功用,就更簡單了,將那些死在城頭、南邊戰(zhàn)場上的妖族尸骸,剝皮抽筋,物盡其用。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